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关于广播影视配音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 热度: 14129
谢伦浩++杨黎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的推动,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广播影视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配音业却正经历着低迷时期,生存现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配音人才培养与建设企待关注。本文在分析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的生存现状与当下培养路径的基础上,探讨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发展战略,旨在为广播影视配音人才培养与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配音 人才培养 现状 发展

  广播影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交流方式,是各国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锐器,配音艺术是广播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然而随着广播影视艺术的迅猛发展,配音艺术却并没有进入相应的繁荣期,尤其是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在现状和培养路径方面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使得配音艺术近年来走入了前所未有、无法诀择的低迷期。诸如人才素质需要提升、薪资福利需要完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行业角色需要尊重等广播影视配音人才的问题亟待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唤学术学理的强势介入。

  一、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的生存现状

  配音演员虽然身在影视圈这个高收入群体,但他们的生存现状根本不能够与台前的演员相比,虽然同为演员,配音演员的名气、地位、收入都与台前演员有太大悬殊。他们年收入偏低,堪称挣扎在娱乐圈的底线。许多优秀的配音人才在这样的境遇中自然流失了,配音行业比影视业其他行业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

  1.公众关注少

  艺术审美来源于视听,视与听应当是两条平行发展的直线,在艺术地位上应当是一致的,但从广播影视传播现实来看,好像并非如此。配音作为听觉艺术往往处于从属角色,远远低于视觉艺术。因此与台前演员的风光无限相比,配音演员虽然同为演员,观众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是有巨大差异的,幕后的配音演员就好比是红花后的绿叶,默默无闻。在我国,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配音稍显神秘,与公众几乎处于完全脱离的状态,这也使得公众对配音、对配音演员缺乏了解,有兴趣参与到配音事业中来的人更是稀少,因此,配音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媒体的介入,加大宣传,也需要配音演员白身的多渠道发展,甚至走向台前进行透明化运作,揭开配音的神秘面纱,让公众关注并了解配音。

  2.薪资待遇低

  配音演员是个特殊群体,在形象上的低曝光率,让他们成为了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但在声音上的高曝光率,又让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剧务人员,甚至不是群众演员,但他们对影视剧的贡献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而他们却拿着低薪。即使是如童白荣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给《玩具总动员3》这样的好莱坞大片配音,收入也不到千元。而据了解,著名演员李幼斌的片酬达到了25万一集。同样都是大牌演员,虽然表演的方式不同,但收入差距之大让人无法想象。由于薪酬太低,许多配音演员不得不另谋出路以维持生计。如周星驰的御用配音员石班瑜转行当了导游,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堪称经典。虽然不能与明星大腕动辄上百万的片酬相比,但至少应该让那些真正的优秀配音员凭着专业的水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小康生活。如童白荣、石班瑜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的薪资待遇都只是如此,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配音员薪资待遇该是多么的惨淡。

  3.主体素质差

  配音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配音演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言表现力,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然而,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现今许多配音员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求完成任务,不追求艺术品质,应付了事,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因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这不仅是态度的问题,很多配音演员由于自身的语言功底不太深厚,很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习惯,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难以迅速、准确的运用恰当的表达样式来配音。声音的可塑性不强,适应面窄。同时配音演员的个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配音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4.部门管理乱

  我国广播影视配音事业目前的配音形式称之为“项目管理体系”。一个译制任务就是一个项目,由制片人担任项目经理,对整个译制任务进行统筹管理,他委派一位导演,再由导演从那些分散于各个录音棚的配音演员中间挑出最合适的,临时组建一个配音团体。这种配音形式使得配音演员之间缺乏足够的默契,即使经常在一起配音,但由于没有剧团式的氛围影响,也很难达成共有的配音风格。另外由于对其他的演员特点不了解,以及对全片基调把握的不够,很多配音员在配音过程中都力求达到“不温不火”的程度,以便能和其他演员的风格达成统一,而不会使自己的表演太过突兀。这种管理方式使得配音从业者基本处于无统一组织和无统一管理的“散户”状态,配音行业难以形成规范的职业标准和执业要求。许多配音演员处于“职业”和“业余”的边缘,难以角色稳定化。

  二、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当下路径

  我国目前培养配音专业人才路径主要是专业学院培养、社会团体选拔、文艺团体转入与自修成才,虽然路径较多但存在状况堪忧。

  1.学院培训

  我国目前只有同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为数不多的几所高等院校开设配音专业,少量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开设了相关的兴趣课程。培养配音专门人才,并没有较大规模的开展专业招生。我国的配音演员目前还处于职业化的初始阶段,行业基数非常小,与日本目前正处于偶像化热潮的日本配音行业相比,我国配音行业无论是职业化程度还是商业化程度都远远低于日本。在日本有130多家专业的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学校,每年培养2000多名职业配音演员,这些生源足以构成日本庞大的配音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反观中国目前的配音行业,正处于青黄不接,良莠不齐的尴尬境地,没有建立有效的培养稳定后备人才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使得配音事业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因此,我国的配音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建立职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2.社会选拔

  对配音演员的选拔日本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从中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作为童星从属于大公司的剧团,边表演边培养演技,在高中毕业的年龄开始从事配音工作,之后大部分都成为了第一线的演员和声优。第二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在剧团作为舞台演员被动面相关人士发掘而成为声优。第三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再去专门的声优养成学校深造。第四种是从原来其他行业或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转行成为了声优。与日本专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相比,我国配音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弥补高等院校生源的不足,我国的一些社会培训班也会进行公开选拔,发掘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的热爱配音事业的年轻人才。例如由青青树动漫公司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全优声”中国首届声优大赛就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热爱配音事业的好苗子。不过虽然社会选拔不失为一条发掘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技术等的限制,简短的培训出来的配音员质量并不高。

  3.文艺团体转入

  以往优秀的配音工作者大都来白于电影制片厂、话剧团。虽没有接受专业的配音训练,但他们专业的译制经验和深厚的表演功底仍然打造了一部部配音经典。目前国内的配音演员也大部分是剧团出身,当今许多的影视明星、歌手也纷纷加入到配音事业中来,比如成龙和吴宗宪为《花木兰》配音,邓超、田亮女儿田雨橙加盟《神偷奶爸2》国语配音,谢霆锋为《风云决》配音。虽然明星加入到配音大军中来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扩大宣传影响,追求更大的商业效果,但明星配音毕竟不专业,往往配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观众并不买账,反映平平。相比于明星配音,我想专业的配音员应该更能做好配音这项本职工作,我们需要的是配音明星而不是明星配音。

  4.自修成才

  在配音演员中有一些并没有接受“科班”学习,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走人了配音行列。在生活中,热爱配音、学习配音的人应该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自学成才的,配音是一门艺术,除了需要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还需要熟练的技术和各种“能人所不能”的能力才能创造艺术的极致。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对于配音演员来说要想完成好的作品就应先端正态度,加强自身修为,而绝不能以声音敷衍,粗制滥造。虽然目前国内的配音环境不尽如人意,但热衷于配音事业的演员应当以全“声”心的态度投入到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熟练的配音技巧,才能在此基础上追求配音艺术的完美。

  三、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发展战略

  我国的配音事业处于基础阶段,虽然还不能发展成像日本声优事业那样人人羡慕的热门行业;但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声优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寻找适合我国配音事业发展的模式,建立起有效的培养稳定后备人才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平台,为更多的热爱配音事业的人才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为配音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学历教育

  我国目前除了四川音乐学院、同济大学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配音专业课程外,并没有开展较大规模的专业招生。因此无论是生源还是课程设置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配音市场潜力巨大,需要大量的配音专业人才,然而我国的专业配音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应根据市场的反馈与需求,开设配音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配音专业,统一招生,在管理运行和教学资源上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音教学资源配置。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应与相关影视公司共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既为学生提供实践工作的机会,又为公司、媒体提供专业的后备人才。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理论或宽泛的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学与用结合起来,培养合格的配音专业人才。这样教——学——用相结合,建构配音教育完整体系。

  2.学力培训

  配音本身具有叙事性和记录性的特征,由于不同的个体对配音处理方式的区别,也会形成不同的个人魅力和人物性格。因此,有志于从事配音事业的配音演员自身不仅要加强个人业务方面的技巧,锻炼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配音工作因为其特殊的创作环境,对创作者的声音能力和创作心理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要提高配音演员的专业化,专门的配音专业或培训机构必须对配音演员经行科学的、严格的、系统的训练。从培养内容上使培养内容与之后的配音工作紧密挂钩,主要进行声音训练,包括气息、吐字、表达等基础声音技能训练;其次,对配音演员进行表演等方面的训练,培养配音员多方面的个人能力,力求使配音员能适应更多范畴的工作。除了为影视、动画、游戏作配音外,也可进行广播剧、舞台剧等其他有关工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配音演员的大众人气;第三,除了配音员个人自身加强文化素养外,专业教育也必须把对配音演员的系统的文化学习作具体的要求,以使配音演员能更准确的进行角色定位,更好的把握角色的情感和内涵。“有志者事竞成”,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白己的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入到配音事业中来,为配音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充足力量。

  结语

  影视作品是视听的结合,是不可拆分的统一体。我们在欣赏画面美感的同时,也要懂得欣赏声音的艺术,在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重视配音艺术,关注配音演员的现状,为配音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只有把这些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广播影视事业蓬勃发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