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身体美学的视野里,人的身体本身是接受与传达音乐信息的首要媒介,更是创造音乐的首要乐器,具有不可替代性。音乐律动教学法正是运用这一特点,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通过更加细致地关注身体审美感受来掌握和训练身体的感知能力,在人的感官、感情和运动中,运用身体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回应和表演,从而实现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乐感及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身体公共艺术教育律动教学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旨在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领悟力,从而具有一定美感的艺术素质。音乐是人类共有并相通的情感交流模式,是最丰富的个性与共性相互交融的共情载体。所以音乐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及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目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忽略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更高目标与境界———美感教育及健全人格教育。也忽略了人的身体这一天然乐器的充分运用与挖掘。正如一位学界前辈所说:“人类从出生开始,便天然地会使用动作去表达所有的情感,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却可以准确跟随音乐的节拍跳跃舞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规范的遵循,我们的肢体动作越发单一,体态越发僵硬,直到年老以后,浑身上下都不能动,也不会动了。对人类而言,这样的生命,是被异化了的生命。”在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律动教学与实践,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正如柏拉图所说:“如果一个人在心灵里有内在的精神状态美,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出现一种与之相应的协调美,那就成为一个兼有内秀外美者,这不仅是最美的境界,也是最可爱的境界。”
一、律动教学实践与研究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领域的演奏家和作曲家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和发展人类的音乐感。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非专业领域的具有美感的健全人格的人。基于此,我们发现高校音乐教育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难以真正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如:重知识性传授轻学生音乐感的培养;重技术操作性的传达轻学生艺术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培养;重音乐教育的艺术价值实现轻人文价值的关照。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思考、分析所听到的音乐的意识不足,引导学生个性化理解音乐的人格培养路径缺乏。没有音乐感的音乐训练,必然带来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的缺陷。在这种背景之下,即便学生可以演奏或记忆大量的乐曲以及相关知识,但他们依然缺乏整体感受与表现音乐的能力,因为他们无法独立解决节奏的问题、无法判断不同旋律进行带来的情感差别,更难以意识到音高差异所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所以,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借鉴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和国外相关的先进音乐教育理论,展开以身体为中心的音乐律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探索与实践路径。
首先,音乐律动是个体对音乐感知的外在行为表达,体现知行统一的审美能力。
所谓律动,即“和音律而动”,此“动”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人天生具备用动作表达感情的能力,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和语言,我们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流露出人们的各种感受。其次,感知音乐所传达的信息,同时用有控制的身体运动来表现音乐,使完全抽象的音响通过身体的动作外化为可视的表达。因此,在学习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听觉是不够的,音乐律动教学必然更多地关注身体的审美感受。要求听者在整合自己所感受到信息的同时,用不同于普通动作的肢体行为方式进行表达,是个体感知活动各器官的整体活动,是个体审美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律动虽然源于人们对音乐的体验,但它又是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行为,其本身就是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体验本体,是表达音乐本体的方法,也是音乐体验的反射。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在第一时间将感受到的情绪表现出来,既直接又直观。同时,通过音乐的律动,精神与音乐得到了沟通和交流,从而产生个性上与音乐上更大的感染力。
其次,音乐律动教学的乐感训练是培养个体的非智力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很深厚的音乐功底,所以音乐技能方面的纯熟发展并不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最终目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常以知识性的史论课程和体验性的技能训练课程为主,音乐欣赏也多以传统的聆听为主要手段。音乐律动教学强调的是对音乐能力的培养,将其引入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欣赏课程中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并切身经历,以身体有意识的体验与表达为中介,不但可以将音乐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好的发挥,让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变得更加细腻和敏锐,从而培养出更多一流的听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等,使他们的思维更有序、更有弹性更精准。
第三,音乐律动教学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索。
传统的音乐欣赏,将聆听与作品背景、音乐家生平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引导讲解,具有知识的完整性,但学生从音乐层面感受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检验。律动教学将学生的听觉反应通过身体的动作得到外化表达,激发他们主动的听觉意识,多样的表达结果能直观的发现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并不只是旨在掌握多重的音乐技能,而是以音乐体验和激发兴趣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多种全面能力,其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便是合作能力。面对不同能力、不同背景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合作式教学,学生也需要进行合作式学习,音乐的律动教学便解决了人数多、背景杂的问题,大家共同参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律动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分析
目前,各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多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相对较高,而音乐律动教学,在很多方面有效的控制了由于人数、空间、条件等各方面问题引起的音乐学习的局限性。律动的元素包括:时间、空间与力量。学生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会涉及这三个基本元素。只要学生不断积累表达经验,适宜的空间便可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最重要的是音乐律动实践并不限定学生身体动作的姿态,也就是说,律动虽然某种程度上与舞蹈相似,都运用身体动作并以视觉效果呈示,但在身体美学的视野里,人的身体本身是接受与传达音乐信息的首要媒介,更是创造音乐的首要乐器,具有不可替代性。人们可以通过更加细致地关注身体审美感受来掌握和训练身体的感知能力,在人的感官、感情和运动中,运用身体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回应和表演。律动以身体意识为基础建构直接的音乐元素以及音乐感表达的理念。对精神的控制以及对身体的支配使得律动实践朝着积极的情况发展。
三、高校公共音乐律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及体会
首先,音乐律动最本质的目的是结合身体有意识的动作和听觉意识,将音乐中所有的信息视觉化,这种表达将紧紧围绕音乐的结构、音色、旋律起伏的变化而进行,然后在身体动作中表现出对音乐元素的解析和情感的体验。另一方面,律动教学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动作能力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学习者通过肢体运动,解放心里和生理的拘束,将自己投入音乐的体验和表达过程即可。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每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去进行不同的律动表达。
其次,个体音乐律动的多元性和即兴性为每个人的个性表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律动并非无规则的身体行为,而是在有意识地控制下将身体的动作组合,归纳为自然的有情感内涵的律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积累一定的动作行为方式,学习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动作,完全放松的进入音乐的感悟中。适当的身体动作对应一定的音乐元素构成,因此,对于身体的解放和肢体动作的发掘与探索需要教师在律动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美国当代哲学家舒斯特曼,在对艺术和身体感受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讨中总结到:“审美感知必然总是通过各种身体感官而获得的,并且,它可能正在引发一种更加身体化的、肉体化的艺术运用。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包含在艺术感知过程中的身体审美感受,从而使我们的艺术鉴赏更为敏锐……”,并且“更好的身体审美意识和训练能够在总体上改善我们的感知能力,因为他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控制我们的感知感官。”舒斯特曼的论断无疑是中肯而准确的,在音乐律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提倡和鼓励每个人有自己的动作语汇,而不是单纯的模仿。经过不断积累和训练,当听到音乐随即用身体表现出来时,每个人动作的呈现必然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和即兴性。
第三,律动教学是节奏感知节奏与音高训练的完美结合。节奏和音高是音乐构成的两轴,其他音乐元素都在这两轴的基础上向外向上延伸。对节奏进行感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对音高的训练却带有强烈的文化因素,相比之下,以节奏训练作为音乐学习的切入点可以非常好地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并且有利于学习者整合各种音乐元素。早在上世纪,达尔克罗兹就尝试利用身体的律动与节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节奏的训练,拍手、口哨、响指等等都可以作为节奏训练的素材。发展至今,这种律动教学方法出现了两个分支,一个称为Body percussion(身体打击乐),即利用身体各个部位不同的音乐效果结合节奏型,加以灵巧的的身体姿势变化形成极具听觉和视觉冲击的形式;一个称为Vocal percussion(嗓音打击乐),即通过嗓音的变化而发出不用音响节奏的方式。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采用灵活的律动教学方式,将身体打击乐和嗓音打击乐作为欣赏之外的重要教学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音乐教学方法进行体验的音乐律动也将变得更为活泼和生动。
经过近几年来对音乐律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笔者发现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困难和不足,比如:对上课人数以及教室空间的要求,因为学生和老师都要动起来,所以传统的教室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第二,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非常之高,一个好的律动老师不是一个指挥者,而是一个引导者,甚至是跟随者,观察学生的特点,然后给予最合适的引导与教育;第三,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于情商的培养不足,上课时自愿投入配合教学和大胆探索身体动作可能性的的意愿也各有差异,为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为我们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刘小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