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目标中,虽然关于“美”的教育一直被强调,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不得不承认还是偏向了技能化的训练,可以肯定的是这背离了美育教育的初衷。美育教育不是“美术技能培训”,美育是讲人性化的,是推崇善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美育理应由精神层面扎根。“爱”是美育教育不可动摇的根基。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社会价值评判爱责任
在经济发展为主线的时代里,美育在教育事业中一直处于虽被强调,但又边缘的境地,因由弊端的显现,故而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中心必是美育,然而在实施时却成就了“美术培训”、“艺术特长辅导班”。虽然教育的内涵丰富了,教育产业也多元化了。孩子们只是从学校里被放出来,再被送到培训班里开展诸如:钢琴、绘画、舞蹈等等这些增强“素质”的训练,本质似乎并没有改变,孩子的压力只是由一点分散到了多点。美育教育要想真正的开展起来,得挖掘出弊端的根源,这个根源不再教育体制内部,而深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一、混乱、冰冷的社会价值评判催生“无爱”的教育
在我们的生活里,优秀的孩子总是享受着赞许和羡慕。现在已转变成: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要有“特长”。“优秀”像是一种奇妙的香料,能吸引那些有同样爱好的家长前来寻觅“法宝”,不惜代价地挪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只要看着别人闪闪发光的“成功”,便笃信了“铁杵磨成绣花针”这类励志的“金玉良言”。即便被告知有三千多万甚至更多的孩子在学琴,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不会动摇坚持下去的决心,这种心态导致了中国的琴童数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事实上由勤练技能而成为艺术大师的比例少之又少,但家长们心里总会认为“我的孩子一定是被命运垂青的那个人”。
现今的实际情况使得孩子们在受教育中仍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高中生们如果之前没有发展出“特长”来,还是得紧张地备战高考,等待遴选。他们渴望踏入“更好的大学”。当这些孩子们学习的期待是获得扎实一些的文凭,继而找一份好工作。当他们将“好工作”理解为收入高的安逸的工作,就表明社会普遍的价值评判标准已经成型了。就是这种用利益来衡量的价值判断让人们在精神上逃避不了,从而忧心忡忡、疲惫,焦躁,并充满着攻击性。社会评判价值与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定之间互相影响,作用巨大。如果良性的思潮不能逐个影响人们,并汇聚形成一股潮流影响社会评判价值的话,那么负面的巨浪将携带泥浆浑浊教育这片清秀水域。
当我们讨论到社会评判价值的时候,必然要联系网络这个交互性媒体,因为它将人们的社会生活放置在一个平面上。各种各样的社会价值评判同时呈现,尤其是纷乱地评判标准已然损耗了人们对于找寻、参与并投入特定价值实现的热情,人们习惯性先观望,然后再跟风。一些娱乐选秀节目主持人在电视机里煽情地挖掘参赛者背后的“心酸故事”,泪流满面高喊着“不要放弃!你永远是最棒的!”,这时混乱的不仅是媒体经营者们,而是被节目感染的观众们的价值观。追其根源,还是我们的社会评价偏向于利益化,冰冷残酷。
二、传统文化传承中“爱”的蒙蔽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浩劫之后,已经支离破碎,当现代人再捡起这些碎片重新制作成自身的道德外衣时,便会显得冷酷虚伪。大人们教育小孩子们“听话”、“尊敬师长”几乎是苛刻无条件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不是将“爱”放置在一种信仰维度去传承,而是潜藏在“家”的概念中,用模式化、形式化来实现的。文化的传承不断在形式上进行加强,使得中国的老百姓注重外在形象高于其他。“家和万事兴”包含着中国人的精神内涵,但却被“家丑不可外扬”的道德枷锁扣上,别人的眼光成了中国老百姓感受幸福的控制器。久而久之“爱”被挤压得看不见本来面目,尽是形式外壳。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注重具体形式而弱化精神信仰的支持,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增加了误解和矛盾。
希望被爱是生物的本能。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一定有缘由,决定着中华名族血脉蔓延的,绝对不会是某种形式,我们现在溯本清源,去发现在中华文化中最精髓的瑰宝,并让它发挥作用。如果要说中华文化当中没有爱的成分,那显然是存在误解的,因为一个没有爱的民族,不可能将其文化传承几千年不断裂。
在我们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价值观里,“家”的概念不能被忽视,中华民族的“爱”蕴藏在此中。每个小家组成了整个国家民族。但是每个独立的小家很容易忽视了国家民族这个大家对自己小家的影响。每个小家因循着传承的模式,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追寻着自己认定的爱与幸福的模式。慢慢地,小家内的成员会因为自身的模式陷入越来越狭窄的缝隙,这种狭隘与新媒体时代下,信息量巨大且扁平化的现代社会发生了直接冲突。
中国人多是以模式、礼仪来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随着历史的动荡,老百姓没有办法理解传统的礼仪习惯的根源在哪里,然而“中国式”的荣辱羞耻观念却以一种具体形式保存着。例如“书中自有黄金屋”,又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中国老百姓是把眼睛向外看的,用外环境来推断自己。他们在与别人的对比中获得满足感,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推断出自己的生活是否符合幸福的标准。这在媒体网络盛行,信息大爆发的自媒体时代必然引发价值观动荡的社会性焦虑,在这样一种混乱的局面下,教育所要承担的责任更沉重了。教育不仅仅要改变混乱的现状,还要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价值体系,并且深入地培植,广泛地发展。
三、美育教育是把钥匙
在基督教信仰的国家,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因为共同的信仰团结一心,也因为有来自“神”的护佑,为精神撑起坚强的支柱。在中国老百姓是靠“家人”,“亲朋好友”支撑自己的。这种帮助的力量是巨大的,会让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感到被爱,感到有价值,继而更能感受到幸福。在西方的“帮助系统”中,因为信仰之爱有着共同的价值根基,友爱的基点普遍而广大。但在中国的“帮助系统”中,老百姓奉行的是帮助“自家人”或者屈服于权威,以及帮助权威指定“关照”的人。这时候“帮助”不是因为爱别人,不是因为别人的困难感同身受去帮助,而就是因为我们是“自家人”。又或者为了自己的小集团利益才实施帮助行为。这中“帮助”俨然转变成了为了收获更多利益而付诸的投资。
在这样的交换“帮助”模式下,人们开始误认为:帮助我,给我物质,给我名誉,给我地位就是爱我的行为。同样,我给别人物质,能为别人谋求名誉之路以方便就是爱别人的。因为这种扭曲的“爱”的认定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认知里,更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被误会成“爱”的同情心。所以现在即便物质生活再富足也无法建立起老百姓幸福感的坚固依托。这个时代,对于没有的稳固的信仰支撑的中华民族来说,媒体这个大众文化传播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民族的文化气氛要改善,民族的精神瑰宝要弘扬,糟粕要清理,这一切得靠大众文化去推动。媒体及大众文化传播机构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当他们能带着一颗真正的关爱之心去工作,当他们能懂得中国人的精神需要被重新认知,当他们切实的为此去做的时候,中华民族的精神复兴之路才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基于此,美育教育是一把钥匙。
美育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是培养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扬“美”所蕴含的“崇高感”。这种美的崇高感是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是基于“爱”的。目前能够对社会文化环境起影响的除了老师这个群体,主要是媒体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们。而目前,这类人才的培养渠道正是艺术教育。这也就决定了艺术教育是中华文化步向健康,积极,丰富,明朗的基石。“爱”的呼声要通过先驱力量发出来,继而带动整个民族精神文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着我们如何继承民族的衣钵,延续民族的文明,完整民族的个性。我们的“爱”需要向更加广博、包容和更加深远处探掘。在我们目前的教育当中实用主义盛行,这是整个民族在面对“生命价值”这个命题下,用趋利的思考模式选择的结果。这种实用主义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束缚了本该触及更远的心灵。正因为此艺术教育本身更加不能趋向于功利化。美育教育更要从有“爱”的人文关怀角度入手,将爱的力量注入到教育工作中。让“爱”深入艺术学习者们的灵魂,并且成长成一份责任心。教育者要将“爱”的美育教育贯彻始终,学习爱,实践爱,传播爱。媒体及艺术工作者们则应以“爱”的精神投注工作和作品。只有用“爱”的力量影响周围,传递出去,才能改变我们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拂去尘埃,拨
开障碍,将“爱”的精髓从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中重新激发出来发展创新。(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我爱故我在———生命美学的视界》,潘知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1。
[2]《艺术:让人成为人》,[美]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美育书简》,[德]席勒,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4]《美育人生》,蔡元培,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3.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