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断桥》是田汉先生作品《白蛇传》中的一折,笔者为该剧演员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演出该剧的经验与心得体会。
[关键词]《断桥》 创新 技巧
《断桥》是田汉先生的传世之作《白蛇传》中一折。剧情曰:白氏既走金山下,被法海用天兵杀败,大受惩创,偕小青逃归西湖。行经断桥,适许仙袖法海金钵至而相遇,小青见之怒甚,欲挥剑斩之,赖白氏再三劝阻得免。白氏乃且泣且诉,历数许仙之不义。仍令偕归。《断桥》是我从事湘剧艺术学的第一个折子戏,该剧目也是湘剧闺门旦必学的后功戏。传统湘剧的老版《断桥》在闺门旦的技法应用得较少,白蛇的表演手段在该剧目也易趋简单。
经过近二十年的系统学习和演出,出于对这折戏人物的亲睐,加之这些年的积累,对人物的深层理解,感觉在原有的剧情中有较大的创作空间,在我的导师李自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省艺术学院湘剧科老师)老师的指导下,对这折戏进行重新整理。《断桥》这折戏可以说在我成长过程中有特殊深远的意义,为了这折戏的成功,我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因而心得颇深。以下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创新的意识
戏曲作为中国所特有的一中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但在今天,光有继承是不够的。它的发展应在不断创新中成长的,在着手排练这折戏时,首先从内容上对剧本进行了整理和改动,把原来多余和重复的唱词进行了删节,使全剧更加精炼,加入了白蛇和许仙“见面”后的一段戏,通过这段戏,从而把白蛇对许仙的“爱”和“怨恨”演绎出来,使白蛇对“爱”的渴望和珍惜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还加强了唱腔的文学性,在声腔上选择了湘剧弹腔,采用南路板式,唱腔以刻画人物为主,根据人物的感情变化来设计唱腔。使唱腔更加优雅、悦耳动听,跟此时此地白蛇的情绪比较吻合,最后在舞台上一改过去简单的调度表演形式,采用舞蹈化的表演方式,让演员在舞台上相互穿插配合加入技巧,在戏曲舞蹈中进行表演,这样既增加了娱乐性,也增加了观赏性。同时也可以把白蛇、青蛇和许仙各自内心活动,通过形体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让观众在观赏中得到了一种艺术享受。把演员和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使之升华。
二、戏无技不惊人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借鉴了杂技、武术等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具有很高的技巧难度,必须通过艰苦的训练才能具备这种技能,而这些难度大,技巧较高的技巧,一旦用得巧妙,无疑能使整个戏得到升华。根据整理后的剧情提示,许仙在逃离青山寺与白蛇见面后,白蛇从最初对许仙的哀到后来的怨和恨,青蛇对许仙的恨到后来的杀以及许仙自己因受法海蒙骗的冤屈。在这段戏中,李老师为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舞蹈化动作和高难度技巧,增强了戏的观赏性,在表演过程中,主要围绕攻击、防御、阻拦来形成舞蹈和造型,用形体动作的大小来反映人物感情的深浅,通过边唱边表演边舞蹈,然后运用甩发、抛剑、高台蛮子等技巧来表现人物性格,完善人物形象。通过一连串的舞蹈和技巧,使观众体会了虚拟的舞台环境和人物行为,享受到了戏曲艺术高、难、美的审美情趣,同时,也表现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赋予了他们的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演员对光的灵感
戏曲是一门综合类艺术,它包括灯、服、道、效等要素。其中舞台灯光是最能表现情感的造型要素,它在渲染剧中的情调、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情感方面,在表现空间和时间方面,在控制演出节奏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舞台上所能展现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进行了“二次着色”,统一并协调着舞台的画面色彩。在《断桥》的结尾部分,灯光师在表演区仅仅只用微弱红光勾勒人物轮廓,营造强烈舞台气氛,使之表现出剧情的喜悦、欢快、幸福和谐。
戏曲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艺术,有着丰富的艺术表演手段,也是一门非常专业,讲究“功”的艺术,“功”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与剧情人物相和谐,是表现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标志。
(责任编辑:翁婷皓)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