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是一种流行于江浙一带由评话和弹词结合而成的曲艺艺术。它发展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苏州,到了晚清上海开埠后,评弹逐渐进入上海,成为上海大众市民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而见证着上海都市文化的变迁。从大世界游艺场、旅馆饭店、私宅唱堂会,到广播书场、茶馆书场、清书场(专业书场),评弹艺术在上海曾经十分风光。据当时《申报》的文章统计,1938年上海每天各电台的评弹节目加起来有100多档。曾有评弹艺人回忆,当时他从上海的静安寺走到南京西路王家沙,家家户户都开着电台听评弹,就这样一路走,他听完了整整一回严雪亭弹唱的《杨乃武》 。直到上世纪50—60年代,中篇评弹艺术形式的创造、优秀现代作品的问世、对于传统长篇与折子的整理,都让评弹仍然处于巅峰时期。“50年代,上海每天有3万多人现场听评弹,最多时有8000人排队等待买票。” 当时的上海依然书场林立,曾有书场近600家,每走几步,就能听到路边传来的三弦和琵琶声 ,可谓“步步抬头见书场,处处耳闻弦索声”。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评弹受众的老龄化使评弹在上海经历了失忆的过程,听评弹作为市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淡化。截止2011年底,根据上海市书场工作者协会统计,上海以盈利为目的传统“清书场”、茶馆书场和社区书场仅余60多家。毫无疑问,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评弹已在娱乐资讯发达的当代走到了穷途末路。2011年底,上海评弹团和上海越剧院、沪剧团、淮剧团等四家国有文艺院团分别更名为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以及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从此,评弹传习所将享受上海市财政全额拨款扶持——评弹艺术就算不完全走市场化道路,也能作为一种濒危艺术得以传承下去。这听起来似乎并非坏事,但却出现了劣评如潮。反对者有评弹老听众,评弹研究者,还有演出第一线的评弹演员。
更加有趣的是,需要靠传习和政府支持来保护的评弹艺术,在上海民间的观众并不少。现在上海几乎所有的书场都设置在弄堂、小巷、社区文化中心之内。一般行人过客走过不会在意,唯有那些老听客们,却把这当做文化消遣的驻地,他们会从全市各角落,甚至换乘几部车赶来,有的还会早早在门口等着书场开门。一些老听众曾十分自豪地说,在上海,能够一年365日天天都连续看到的活生生的舞台表演,就只有评弹。弦索叮咚,幽静清心,书情连续,天天新鲜,还附送清茶一盏,只需5-10元的消费,足以消磨一下午漫漫时光。可以说,这种评弹书场的存在,虽有些“隐蔽”却异常“活跃“,宛如当代的勾栏瓦舍。
明明有观众、有市场,却为何还要靠传习保护而非市场运作,来维持艺术生命?究竟怎样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使苏州评弹这样的传统民间曲艺得以健康发展?黑格尔哲学思想中有这样一点:哲学要勇敢地直面错误、危机,甚至死亡,才能获得新生和永恒的希望。如果用此态度来面对评弹艺术在当代的挑战、危机、甚至濒临消亡的绝境,迎着最难的市场化道路奋勇而上,才能走出新的道路。
一、评弹书目的应时与创新:以《雷雨》为例
2011年11月份,评弹版的《雷雨》在上戏剧院演出。苏州评弹的特点是细腻抒情,擅长将剧中情节细说慢唱,丰富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情感。中篇评弹一般只有2个小时,要把四小时的话剧演出《雷雨》全部搬演,显然不符合编剧的规律,于是评弹版《雷雨》删繁就简,保留了蘩漪与周萍冲突作为主线,以蘩漪的情感挣扎作为表现的主要内容。与话剧版《雷雨》中反封建的、争吵不休的女性不同,评弹《雷雨》塑造的是一个压抑中挣扎、为渴求爱而爆发的蘩漪。这样的改编以情取胜、以情动人,再配以大段的唱词,不仅到位地刻画了蘩漪,而且把苏州评弹艺术中长于刻划人物内心情感、细腻抒情、富有人情美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原作中大量的政治意义也因此被消减掉了。
和话剧相比,评弹艺术的表演主要靠的是说表叙事、弹唱表情,其动作性无疑是薄弱的。在曹禺《雷雨》中,蘩漪出场手中总是执一柄团扇。评弹的传统书目中,常常会有一两件物什作为男女主人公定情的信物、成为戏剧情节发展关键的“戏眼”。评弹版《雷雨》就从这柄团扇上生发了新的情节——三年前周萍大学毕业,自江南返回。他知道太太蘩漪喜欢江南风物,特地从苏州买了一对精美的团扇送给蘩漪作为见面礼——周萍与蘩漪共看昆曲《游园惊梦》、共同画扇题诗的情节油然而生,并由杜丽娘的情感世界观照到蘩漪的内心痛苦与孤独:蘩漪自感身世,在团扇上画下杜丽娘,周萍看到了,藉题写李清照《声声慢》词表达对蘩漪的同情。演员表演时,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共14 字,让周萍分四次题写,每写下四字,激起蘩漪有一种心理反应——直到周萍写完“戚戚”,蘩漪也滴下眼泪。这样的表演,评弹对人物刻画的细腻被放到最大,而这个情节也合理地将蘩漪周萍的不伦之恋情做了巧妙的注释:这一段感情的来源是蘩漪的孤独痛苦以及周萍对蘩漪的同情与欣赏。
评弹《雷雨》在听众中反响强烈,一批青年人也因此开始听书。评弹的创作与改编,如何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如何从经典作品中挖掘既符合评弹的艺术表现力、又符合时代潮流与审美取向的元素并加以扩大,把戏做足,从《雷雨》的评弹改编,似乎可以见到方向。
二、评弹表演的魅力与继承:以演员与观众种种互动为例
说书人与听客的互动,直接影响了表演的内容。这与剧本固定、镜框式的话剧表演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演出顺序。一档常规的评弹演出,总有“开篇——漫谈——正书“三部分组成。其中,只有正书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开篇是由观众点唱的,如果听得不过瘾,观众的掌声代表了他们还要再听一个。中篇评弹《雷雨》在校园巡演时并没有加唱开篇,大学生们并不了解评弹演出的现场规律。然而在2010年10月,中篇评弹《雷雨》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次商业演出时,正值曹禺先生百年诞辰。为保证演出的连贯和严肃性,主持者事先向观众打了招呼,说本次演出不加唱开篇。然而开演时,台下听众却不买账,连连鼓掌要求唱开篇。最后,每回书的演员还是清唱了四句才开始正式的说表。可见,评弹这种传统欣赏规则的影响之深。说到漫谈,这是说书先生在演出前为吸引和调动听众情绪而进行的即兴谈论,小到天气大到时政,一般是几句,也可以闲谈家常的说一段,观众来了兴致甚至可以在台下大声评论一两句,如此对答也很有趣。即便是在正书中,尽管规定了基本的剧情,但好演员往往不拘泥于背书式的表演,可以根据剧情发展和现场气氛,即兴加以发挥,所以哪怕是同一回书,演员每天的说表、放的噱头都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演员,每次的演出现场效果可能也会有不同。所以同一部书,不同档的演员都会有同一个听众反复地听,并从中品味出不同的味道,这就是评弹演出吸引人的独特魅力。endprint
其次,剧本润色。评弹受众与其他戏曲形式相比,更独特的一个表现,是表现在其听众文化层次的差异性很大。旧社会,听客中有“长衫帮“和”短打帮“之分,就像一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区别。其中不乏文化较高、见多识广之人,他们对艺人表演、说书内容都积极地反馈,甚至会参与到评弹艺术创作之中。很多经典的弹词开篇如传统名段《杜十娘》、《宝玉夜探》乃至近年涌现的《四大美人》剧本,都出自于老听客之手,通过几代文人墨客反复修改,才逐步成为经典。
第三,现场评论。在台上,艺人的各种表演,都能引起台下听众的直接反映,听众用鼓掌甚至哗然来宣泄他们的情绪。这些反映往往也在现场直接影响着演员的情绪,许多吴语俗话,如“啰嘈”,指书中听众受外来因素干扰或对书艺书情不满,发出议论、指责等各种声音。又如“落雨”,指听客对艺人的演出满意,霹雳啪啦的掌声就像落雨声。再如“扳错头”,哪一节书不合情理、哪一句唱词不合韵,哪个词用的不妥当,老听客们都会散场之后,留下来当着演员的面扳错头 。老听众们说,到书场听书的乐趣就在这里——说书人的表演每天都在变化。从这种程度上说,是观众与演员的双重表演,最后才构成了完美的书场演出。
三、评弹书场的独特与维护:以“白开水事件”为例
2010年6月,开设在南京西路860弄内的沪上著名评弹书场——乡音书苑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尝试在晚间开设夜场演出,创建“乡音860剧场”品牌。除了固定的评弹专场,滑稽、相声等其他曲艺剧种也被引进其间,所针对的消费群也呈现出白领化、年轻化的趋势。与之相适应,夜场票价从白天的25、35元涨到了50、80、120元不等。并且规定在场内不再有免费茶水以及中间休息时的点心供应,观众如有所需,可到剧场附设的小卖部购买。
传统曲艺的商业化改革尝试本来无可厚非,但一场听众与场方的争论却从“一杯白开水”爆发了出来:8月份的某夜场,一位老听客因要服药,自带了杯子问工作人员要一杯白开水,被遭到拒绝。这位听客发怒了,很多观众也纷纷声援之,说不提供白开水于情于理都说不过:于理,边听书边品茗是古今书场的基本服务;于情,拒绝为老人提供服药用水也完全不人性化。场面一度紧张,双方甚至争吵起来。事后,上海评弹团副团长兼乡音书苑负责人出面调解此事。据该负责人解释:乡音 860剧场,正在尝试构建不同于白天带公益性质的乡音书苑日场的经营服务管理模式,为适应多元化的观众欣赏需要、规范化的似乎更偏向于大剧院、大剧场。因此传统的书场管理要提升到剧场艺术的管理模式,要求得到老听客们的支持和理解,并对自身多年听书习惯作出相应的调整。
如今,“白开水事件”事过境迁,但在不少书场里、网络如上海评弹网等论坛上,不少听客依然耿耿于怀,对此常有议论,这反映出广大书迷对这种把“书场文化”提升到“剧场艺术”的做法仍有不解之意。从此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评弹文化作为民间的大众通俗文化,无论是受众的欣赏习惯、还是传统的书场文化,都表现出相对固定的独特性。
评弹团也好,评弹传习所也罢,其出发点自然都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将评弹艺术传承与保护下去。然而,一味地搞公益演出、完全地退出市场运作,这样的保护似乎过度了一些,不承担市场压力,不经受市场的考验,意味着评弹艺术就更加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审美的需求了,只有直面现代社会的需求,才能在书目的改编中大力创新,才能自发地保护评弹文化中精彩的部分,并加以发扬光大。毕竟,评弹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从书场而生,就像一种植物的灌溉,花朵果实的培养(书目和演员)固然重要,但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花盆(书场和观众)似乎是保护一种民间艺术更加有利的方式。 (责任编辑:晓芳)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