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诊断
随着高考的临近,一些考生开始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学习效率下降,听课听不进去内容,记要点也记不住,做题思路模糊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做事情过程中会产生效率下降,韧性、耐力减弱等等,一些优秀考生说:也不是烦躁,也不是没信心,就是学不进去了。这正是“心理饱和”现象的典型反映。“心理饱和”这种现象一般产生在临考之前,运动员的训练、特别是大赛前的训练也经常出现“心理饱和”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再去研究细节动作,再去矫正一些技巧偏差,运动员也会产生“心理饱和”现象。
治疗方案
如何克服“心理饱和”现象,提几条建议供考生参考:第一,适当减少学的时间,增加娱乐、锻炼、散步时间。学习效率、质量与时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高考,状态是第一重要的,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的最有效方法。
第二,学习形式要有变化。许多考生就是做题,越做“心理饱和”现象就越严重,其实备考越是临近高考就越要回归课本,因此不妨少做一点题,多看看《考试说明》,多看看课本,改变一下方式。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三,“心理饱和”现象在各学科上表现也是有差异的。凡是反应比较重的学科可以暂时少安排时间,反应比较轻的学科就多安排一些时间。
第四,抓住中低档试题。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备考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第五,改变学习环境,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
他山之石
大家学不下去的时候,是怎么鼓励自己的?@刷鸭刷鸭哗哗哗:吃东西、听歌、看贵的东西、看已经保送了的人晒的自拍。@子夕:想想爸妈、爷爷、奶奶,想想去的城市和想去的学校。@不知朝夕: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吹一吹风。@考上本一: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吗?@如约而至:想想别人,看到别人努力,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林来疯07:跑步听歌。@北妄妄:如果考不上大学,只能一辈子待在小城市,逐渐无知无能成为一个麻木的人,这种后果会使我恐惧。每次这样想想,就会逼着自己打起信心。@小酷鸭鸭:学不下去的时候停一下,高考比的不是谁学的时间长的。@昕森森:哭一会,哭饱了就没事了。@零九壹壹-:给自己写一封大骂自己的信!@黄蔚兰:允许一小时散漫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初3333:写日记,思考这几天的行为,想想以后的人生,真的特别有用。

床头的抽屉里,
翻阅的复习资料里,
塞的是你的明信片
手机壁纸是你的紫金港校区
qq头像是你的logo
书签是那只可爱的求是鹰
大不自多,海纳百川
爱浙里的人很多
而我想当那个能陪伴浙大四年的人之一
--飞跃沧海
梦想秀栏目征集中:你喜欢画画吗?随手画出你的梦想拍给小编吧,小蝶愿为你立的flag开疆扩土,图、文可分开哦。投稿邮箱:2752738150@qq.com,来稿请注明“梦想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