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0年,才高八斗的刘伯温终于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打江山。历时数年征战,朱元璋最终登上皇帝宝座,改元“洪武”,史称明太祖。
朱氏大业已成,该晋爵的就封官,该有赏的就封地,但功高盖世的刘伯温,只被封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在同等爵位功臣里,他的俸禄也是最低。刘伯温不糊涂,揣摩出皇帝的顾虑,于是做了几年官后,在公元1371年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刘伯温深谙处世之道,每天吟诗作赋赏花问柳,日子过得恬淡悠然。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刘伯温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可老百姓不解其意,都知道刘大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凡事都来讨教。
有一位私塾先生,闲来无事就教几个乡村孩童识字,属于义务支教。私塾先生患有眼疾,看不清东西。百姓们感念老先生恩德,就求到刘伯温那里。刘伯温听说后,捎话给私塾先生,让他在九月初九那天,去南山采一种白菊花煎汤喝。于是,私塾先生采来白菊花,喝过不久果然眼疾痊愈,百姓们纷纷称奇。于是,许多患眼疾的人纷纷采来白菊花煎汤喝下,结果眼睛好了,一时人人称奇。
一次,刘伯温外出访友,和管家走出府后,他又决定不去了。管家很奇怪,就问他怎么不去了。刘伯温淡淡地说:“行不过半必淋雨。”果然,天空阴下来,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管家暗自称奇,认为大人有未卜先知之能。
有一年,天旱无雨,庄稼都枯萎了,百姓们纷纷请求刘大人登坛祈雨。刘伯温在登坛祈雨之前,拎着一头削尖的竹竿到处转悠,有时停下来,让手下把竹竿深深地扎入地里。几天后,刘伯温登坛祈雨且念念有词:“人间旱灾严重,龙王爷无暇顾及此处,天上无雨地下求。”百姓们就问了,地下怎么求呀?他让百姓们在划定区域深挖,百姓们就拼命地挖,结果竟挖出一股清泉。
古代的炒作方式就是老百姓们口口相传,再加上渲染,刘伯温简直成了活神仙。
那么,刘伯温真有那么神吗?其实不然,他只是学识渊博善于思考,许多难题才迎刃而解。
先说白菊花吧。菊花能治眼疾不是秘密,而刘伯温让私塾先生采九月初九的菊花,其实是根据草木生长规律,彼时菊花饱满、药性浓、效果好。预测将下大雨而不外出访友,是他从风中嗅到潮湿的空气,加上燕子低飞等自然现象,断定大雨将至。至于登坛祈雨,刘伯温没有那么愚蠢,龙王爷怎么会听他的,于是他用竹竿四处深探,尖头竹竿深入地里,带出来的土是潮湿的,那么地下一定有水源,天上无雨只好地下求了。
所有这些只是刘伯温运用知识解决的,但在百姓眼里神乎其神,彼时的刘伯温想不出名都难。名声响亮的刘伯温,终于引起朱元璋的注意。皇帝坐在殿堂之上,心想你在家里待着还名声响亮,弄得百姓只知有刘伯温而不知皇帝是谁,那还了得。于是,罗织罪名将刘伯温弄到京城里待着。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日子自然不好过,时间不长,聪明盖世的刘伯温忧郁而死,终年65岁。
不是所有的出名,能带来好处,有时出名反而是负担。刘伯温是聪明的,懂得进退取舍,但百姓们神话般的炒作,断送了他的幸福晚年,细思量,都是名声太大惹祸端。
摘自《人生与伴侣》2015年第9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