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专业,不得不提卡尔维诺小说《车间里的母鸡》里的皮埃德罗,患哮喘的他,一个人操纵四台机器,每绕着四台机器转一圈,都要反复做相同的动作,他已经非常熟悉这项工作,以至于能准确地把自己气喘的拍子调节到工作的节奏中去,就连他的瞳孔也能顺着一条准确的线路移动,就像行星的轨迹。
我的一位同学,当初应聘到某著名外企时觉得荣幸之至,不久后却开始抱怨公司把工作切得过细,每名员工只专注一个小环节,把它做到娴熟无比。那位同学主要负责接单与出货,90%的工作是收发E-mail,乏味得看到电邮都要吐。但见她花钱不眨眼的“范儿”,我只好默默在心里翻白眼:以我美学专业的浅见,不得不说伊的专业性和审美性简直成反比。
最不容易的是服务业里的“专业范儿”,售后客服人员简直就像超市里的方便面,一大功能是供人发泄怒气(有人不高兴就在超市揉方便面袋子),即便客户劈头问候母亲,也不能生气不敢回敬更不许哭,最好按照智能型机器人的标准训练自己,推荐新人们向我家哄孩子用的Ipad学习,它简直堪称人工智能里的“台词帝”,问它:“你是人吗?”它说:“蛮接近了。”说:“你不乖。”它说:“你说酱就酱。”谴责它:“你的服务很差。”它还会卖萌:“你真的那么想吗?”即便听到再难听的话,它也会心态极好:“见仁见智吧。”
如今一切都在专业化,对已经难以涉足专业领域的人们来说,没有专业,可以训练“范儿”。比如“把妹”,与其说需要“专业”,不如说需要“范儿”,专业是指技术层面,类似脱口秀或一种表演艺术,都需要开场白、过程及收场设计,需要对新鲜感和浪漫感的制造,好比专业的喜剧电影在多少分钟让观众莞尔一次,多少分钟让观众爆笑一次,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范儿”则是指气场,无论多么其貌不扬的专业“把妹”达人,接近目标对象所在的“群”时都得Hold住场子,哪怕为开启话题,扔一句再普通不过的:“我朋友刚买了两只狗,想起个名字,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并有从容应付来自她鸡婆的闺密、妒忌的男友挑衅的心理素质,还不能把他们惹毛。从何时说话何时闭嘴到何时该搞笑何时要正经何时该亲下去何时该说我们是不是进展得太快了……真的行家绝不会主动给女人打电话,而要让对方觉得可以放心地给出电话号码。
做什么都需要专业,楼下有两个孩子打架,他们的家长来劝架,劝着劝着声音渐高,眼看着两大人要干仗,我家小孩点评了一句:“大人也会发疯啊!”好在他们还没来得及打起来,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小区里的那个总是坐在长椅上给狗讲故事的疯子,也来凑热闹,挥舞着剪刀,嘴里念念有词地冲过来,两家长挟裹着两小孩飞也似的逃跑了,我家小孩感慨道:“业余的还是干不过专业的。”别说这专业没有用,如需办理以下业务,可以拨打“疯子热线”:医闹、追债、催租、对付城管、追踪小三……保管手到擒来,药到病除。
写得正嗨,被广播打断,说本市南二环严重堵车,监控发现最前方有一辆车在“龟行”,通过录像很清晰地看到,司机正忙着和旁边座上的姑娘接吻,主持人忧心忡忡地评价道:“你们就差这一会儿吗?还有,也太不专业了吧——不是车技,是接吻……怎么能睁着眼睛呢?”大多数司机听到这里会不会跟我一样紧张?这监控也太专业了吧,连睁眼还是闭眼也能看到?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17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