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心香一瓣,煮字为欢
◎荼 墨
图/八 空
明朝末年,钱塘三月。细风轻摇柳枝,将柳絮吹去远方。月上枝头,西子湖畔,断桥旁鲜有人来。
忽而腾起几只鸟儿,惹得碧波荡漾,移眸看去,隐约瞧见一只小船。只听得一个女子悦耳的声音:“娘今天读了本书,颇有感慨,想与你们说一说,可好?”书卷轻轻翻动,灯花爆裂的细微声入耳可闻。
这时的顾若璞不单承受着早孀的苦楚,还背负着公爹的希望——督教两个幼子的课业。
月影几番辗转,给小船洒了几丝月光。两个小儿稚气未脱却专注的脸庞让顾若璞的心填满了阳光,暖暖的,似乎下一秒就能看到满城花开。
顾若璞同他们在小舟里谈论得兴起时,也会整夜不寐。待晨光熹微,她撩起竹帘,摇着小船,载孩子归家,沾染一身晨辉。
也只有满心书墨的顾若璞才会想出这么一个可看漫漫星空,可听夜虫啾啾的地方来夜读,晃在碧波湖上,遐思便入了书里。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日子平淡如水,顾若璞白日里捧了丈夫的藏书细细品读,有时也会不由地出神,想到初嫁黄家时的静好时光。
那日艳阳高照,爆竹热闹。客人在前厅热闹着,她还惦念着娘家的闺房,兴许院中的花儿又开了几枝?这大喜的日子到处都是红色,顾若璞抬眼,喜帕挡了视线。新房挂了红绸,新郎满腹才华,新嫁娘也是饱读诗书。两人隔了喜帕相望,拈了字墨,几句唱和,便心下欢喜。
书香门第,新婚宴尔,婚后的日子简单又甜蜜。便是相携于自家庭院,也能对着绿叶吟诗一首。也有泛舟西湖的时候,西子湖畔总不缺美景,鸳鸯惊了荷花,不知哪儿来的鸟儿偷了柳树的枝丫飞快逃窜。两人相望而笑,将对方看进了心里。
篱前换了几番新叶,闲情多了几番景致。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却也染了新愁。
夫君满腹才华却屡试不第,自是心下苦闷。顾若璞看在眼里,烟眉笼了轻愁,一首《慰夫子副榜》道尽心中关切。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顾若璞的诗意才气和兰心蕙质,直教人移不开眼。正是画眉画颜画佳人,吟诗吟词吟良配。他们夫妻二人生活相伴,心灵相依,恩爱无比。然而可叹的是,恩爱夫妻总会败给命运。
婚后的第13个年头,夫君大病一场,最终也没能好转过来。在《与胞弟》中,顾若璞说到丧夫之痛,言语间似浸了苦胆汁。
顾若璞的成长,或许就在那一瞬。夫君的离去将她从一个好读闲诗雅词的清淡女子锻造成一个通读四书五经的坚韧妇人。也是这次磨难,让她对顾、黄两家女子的学识格外关注。她坚信,女子的道德和阅读与理解经典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她请了私塾先生,为两家女子传道授业。
像是迎春的第一朵花,经过化雪时寒风的凛冽,似被刀片划过皮肤,带着良久的疼痛。然而绽放了,周遭的花儿便似惊起的涟漪竞相盛放。那开出的一片花海,美得不可方物。
顾若璞的才气,在顾、黄两家后辈皆能诗书上可窥一斑,她的晚辈还入了诗词的茂林。
倘若说名家的才气如同香囊,幽幽香气迷住一片人。顾若璞的才气便是一滴墨,颤巍巍滴进池塘,慢慢氤氲开来,墨香满池。
夫君离去后,三十多岁的顾若璞自称未亡人,未亡未亡,却是将亡之人了。这般自嘲也只有那洒脱之人才乐意挂在嘴边。是在感叹吗?老了啊,却又日日笑看儿孙吟诗作对,偶尔闲情上了心头,共对几句,也是一番乐事。
是不是孤单的人都喜欢热闹的场面?就像南去的大雁总要成群结队,方能度过云间的漫漫时光。
岁月催人老,不知几时,细纹已悄然爬上顾若璞的眼角。只是,人老了,心依旧年轻。她好与小辈玩乐,抑或捧了盏清茶,笑着拈几句诗。
然而到了夜阑人静之时,捣衣声阵阵,她不由咽下寒风,掩袖轻泣。看月残叶落,虫鸣唧唧,只好枕着心事入睡。到底是缺了一个人。
孩子们皆长大成人,满腹诗书,却一如他们的爹爹,屡次落榜。顾若璞的心是愁的,是苦的,是忧的。或许每个爱上文字的人都要经历些磨难?顾若璞这一生,或许应了她的名字,璞玉幼时见才,却要雕琢几番才有如玉般温润的美感。
顾若璞晚年时正当天下分合,世道炎凉,亲人流离。那种宛若地狱的日子想想便觉心酸,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她的心在滴血,却无可奈何。
四季更迭,花开花落,再是美丽的牡丹也谢在了春末。顾若璞不是牡丹,却比牡丹坚韧,她接受了寒风入骨的痛,享受了甘霖从花瓣上滑入花蕊的喜悦,那冻在寒风中的香都浸润了涵雅。
这大抵便是一个人该拥有的。有苦乐,有得失,所以没有遗憾,在生命消逝后,还有那么多人记得。
时光悠悠,荡过几番春夏。西湖的断桥残雪是为一美,却再没见有人泛了轻舟,捧一卷诗书,与月色相伴,与花香相和,在虫鸣阵阵中,念着书上的语句,渐渐入迷,直至破晓……
恋 解 语
看《红楼梦》,最喜欢老祖宗。而最近有“红学”研究者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洪升,老祖宗的形象则取之于杭州洪、黄、钱、顾四大家族共同尊崇的“老祖宗”顾若璞的真实事迹。不知看了文章之后,大家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