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让你的每个批评,都跟在三个表扬之后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6938
■ 范 霖

  周六下午,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主题是“我想去的地方”,方式是分组讨论后,各组派一名或多名代表上台来分享。有三个小组几乎是全体成员集体上台,仅有一个小组推举出一个小女孩代表他们发言。

  小女孩发言时面部表情很严肃。她努力地调整呼吸,试图放松自己,比较顺畅地、简短地讲了几句。

  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如果没有很多锻炼机会,在几十名学生和家长面前进行即兴发言,能到这个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下面别的学生对刚刚小女孩的发言进行点评时,我们听到的都是批评的声音。

  “声音太小!”

  “内容太短啦!”

  “我觉得她太紧张了。”

  “讲得不够详细。”

  ……

  发言完毕,回到座位的小女孩刚刚放松的面部肌肉又开始绷紧,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假如小女孩多遇到几次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一辈子都对当众发言有心理阴影。事实上,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人,畏当众讲话如虎。

  我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在我主持的分享会上发生。

  我拿过话筒,真诚地表扬了小女孩的勇敢,表扬她敢于站出来代表他们组发言。我说这已经非常厉害了,值得我们所有人为她鼓掌。

  接下来,我提出一个要求:“在点评时,给别人一个批评,要先表扬对方的三个优点。”这是我们以前读书会的一个规则。

  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但评论很容易,指责性评论尤其容易。做事需要付出很多的脑力与体力,更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评论只要上嘴皮碰下嘴皮,绝大部分时候不需要承担责任。特别是指责性评论,让评论者产生虚幻的道德正确感或智商优越感,更容易使人上瘾。

  我不希望孩子们成为看客式评论家,我希望他们成为负责任的行动家,就算是评论,也要以负责任的行动家式的态度来完成。

  怎么做呢?

  一是先理解,再评价。

  达尔文有句名言:无知者更容易自信。中国也有老话:无知者无畏。人们对世界知之甚少,又不爱去钻研真相,却喜欢轻易地发表评论。孩子们应该从小开始试着先去了解更全面的事实,去探究真相,而不是轻率评论。想要了解事实时,就需要睁开眼睛仔细观察,张开耳朵认真聆听,开动脑筋审慎思考。

  二是多表扬,少批评。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世界也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制造快乐的能力。所有事物都可以找到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坚持用对了地方叫执着,用错了地方叫犟驴;计策用对了地方叫聪明,用错了地方叫奸诈;直率用对了地方叫坦诚,用错了地方叫粗鲁……

  用心寻找事物好的一面,思考如何用在正确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判断力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升,你会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是用负责任的态度来批评。

  少批评不代表不能批评。真正批评时,必须用负责任的态度来批评。建设性批评就是最负责的批评。

  破坏性批评就是指责,而建设性批评则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代表你认真思考过这件事,同时可以帮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批评别人“内容太短啦”,可以这样说:“内容还可以适度增加,最好讲述的时长能扩充到三分钟左右。可以分为美景、美食与风俗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各举一两个例子,这样内容就会很丰富。”

  批评别人时,你要确定自己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情绪,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每次批评别人一句,要记得至少先表扬他三句。

  批评时,不要用指责来宣泄你的情绪,而是用建设性的方案给别人指出方向。

  要让别人时刻感受到,你是他永远可靠的合作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