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秧池窝,是专门培育秧苗的田块。每年五月初,稻种就要下到秧池窝培育秧苗。秧苗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长成半尺多高,就准备移栽到大田。
我们家有十亩大田,每年专门用来种麦子,长稻子。麦子一收完,父母就请生产队的养牛户或拖拉机师傅来耕地。耕完地要整地、平地。父亲先是站在大田的几个角望一望,看哪里高哪里洼,有高的地方,他就用铁锹和小车把土移向洼地,直至把大田整得差不多平。
看到家家户户的地整好了,生产队的管水员就去村头的电灌站合上电闸,把河里的水抽送到各个田块。
田块一上水,耕翻的土块就被沤得稀烂。这时候,给我们家耕地的人就来给我们家耙田了。耙田时,老牛或拖拉机拉着一个一丈多宽、带着木齿的大木耙,耙田人站在木耙上,边耙田边四处望,看哪里高低不平。哪里高,他就把老牛或拖拉机转到哪,把高地的泥土耙到洼地。父亲也站在田的中央四处望,哪个地方高,他就走过去用铁铲挥泥。
整好了地,耙好了地,就开始栽秧了。
夏天的早上,四点钟天就麻麻亮,母亲一起床就带上一个小板凳、一把小铁锹和一大把茅草秸去秧池窝起秧把。母亲先把茅草秸用三角巾系在腰间,再把小板凳摆放到秧池窝里,然后往板凳上一坐,左手抓住一把秧苗,右手握着小铁锹在秧苗的根部铲几下,左手用力一拽,秧苗就被拽起来了。连续地铲几下、拽几下,一大把秧苗就起好了。母亲顺手从腰间拿起一根茅草秸,扎起一大把秧苗,扔到起过秧苗的空地,再去起下一把秧苗。
秧苗起得越来越多,父亲就用柳框或小木车把秧苗送往大田。父亲站在大田边拎起秧把四处甩开,均匀地把秧把分到大田里的各个地方。等大田都布满了秧把,母亲也不起秧把了,开始栽秧。
栽秧要先把秧把解开,从秧把中分出一小把秧苗握在左手,右手再从左手里分出几根秧苗,往地里插下去。就这样,两手不停地分秧、栽秧,分秧、栽秧,把一棵棵秧苗插到水田里。
母亲是手快的栽秧人,每天能栽将近一亩田。栽秧要低头弯腰,一天下来,母亲累得不轻,腰酸腿疼,脸肿脚肿。
有时,家里人手实在忙不过来,为了赶时间,我们家也会请人栽秧。虽然花了钱,但我们家十亩地的秧一两天就栽完了。秧栽好了,全家人就好像放下了一件很重的心事。
在二三十年前的那些岁月里,当大忙季节来临,我们种田人的的确确非常辛苦。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农家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如今,不管哪一年大忙来临,我们都不担心,收割机、插秧机代替了我们的双手,它们往地里一走,再多的庄稼很快就会收完,再多的秧苗很快就会栽完。各种各样的机械助力我们轻轻松松地走过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光。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的致富小康路越走越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