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县乡级医院,其作为筛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手段之一,常常是体检套餐中的必查项目。很多人拿到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单,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毫米”的报告后非常紧张,担心这个斑块会“掉”下来。其实,发现颈动脉斑块后不必太紧张,只要我们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客观对待检查结果,还是可以不让斑块“掉”下来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原本是动脉硬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就开始隐隐发生,40岁后变得明显,而到60岁后,颈动脉里没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蜡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当这些蜡样的沉积物一块一块形成时,就称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早期是平齐血管内膜的,通常顺着血管纵向分布,如果继续进展,斑块就慢慢在管壁上向内突入,引起动脉内径不同程度的狭窄;如果有诱发因素,动脉斑块的某个部分破裂,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诱发一系列的变化,形成血栓或整个血管被血栓堵塞。
40岁以上的人群在体检报告中多数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字眼。出现这种结果后,首先应该注意斑块是否突出于血管壁,如果没有,就是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注意观察即可;如果突出于血管壁,需要了解血管管腔是否变得狭窄。如果有管腔狭窄,则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个病变的具体情况。例如,一个身体健康、不吸烟、无高血压和糖尿病、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60岁的人,查体发现右侧颈总动脉窦部一枚11.4mm×2.7mm大小的低回声斑块,血流信号正常,动脉内中膜厚度0.87mm,此时他就无需治疗。如果他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生长到一定程度,开始影响颈动脉的血流时,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评估和治疗,以防止发生血管事件。通常当斑块生长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以上时,则应进行积极治疗。
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通常有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头昏、头沉,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甚至发生脑卒中。其治疗方法分为两方面,一是药物治疗,比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这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力军。二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另外,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的药物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