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兼加体质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7408
◎ 石磊

  中医治疗,讲究因人而异。即便同样的病症,对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治法,这里有一个关键点:体质。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反映了机体在发病前的一种潜在趋势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日常养生保健也要充分考虑体质因素,做针对性的调理。那么, 该如何辨别自己的体质呢?

一两个表现,不能断定体质

有些人会找到相关资料,对照不同体质的表现,对号入座。但体质不能仅仅凭借一两个身体外在表现就断定。

  比如说,四肢不温、手脚怕冷,就判定阳虚体质。这未必准确。

  因为这些表现亦可以出现在气虚、血虚、长期缺乏运动、气郁体质的人身上。

体质常是兼加的,不是单一的

即便有些人的多数症状都对得上某一种体质的症状,也只能说,基本知道可能的体质属性倾向。

  体质的表现有主次之分,因而一个人具体的体质归属也有主次之别。

  中医将体质大体分为九种,但人又何止千千万?

  这九种体质并不能与每个人的体质完全吻合,绝大多数人有两种甚至更多的体质——也就是我们说的“兼加体质”。如气虚与痰湿体质混见,气虚与瘀血体质混见,气郁与痰湿体质混见,气郁与阴虚体质等混见。

  此外,进入老年后,生理衰老、疾病症状混在一起,体质情况会更为复杂。

短期表现,不能反映真实体质

专门去趟医院做体质辨识(通常设在治未病门诊),就能轻易把自己的体质搞清楚了?

  临床上做体质辨析,同样需要“望闻问切”,其中,“问”尤其重要,甚至有专门的问卷,作为初筛。对问卷的作答是否详实,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判断是否正确。

  因为体质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先天禀赋、胎育、饮食习惯、性格差异、起居、环境共同影响并参与塑造我们的体质。在没有出现大病、生活突变等情况下,体质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一些细小方面,尤其是饮食起居所引发的一些症状,常常干扰人们对体质的判断。

  若是去到医院就往那一坐,啥都不说,医生看到的只能是当时的情况。

  因此,判断体质应持续关注自身的情况。包括你最近的生活状态,哪些表现一直存在,哪些是最近才出现的,都应详尽告知医生,方可帮助医生为自己做出准确判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