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琅勃拉邦的小僧侣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7775
◎ 闫凌

  琅勃拉邦的绝大部分寺庙都免费开放,即使僧侣们正在诵经,你也可以随意进入大殿里去聆听,不过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会影响到僧侣和其他香客。

  每间寺庙都住有僧侣,他们清晨会在一个老僧人的带领下,列队到寺庙附近的街道接受民众的布施。同时,参与布施的民众会得到僧侣的祝福。

  整个布施的过程,在我看来更像一个学习、修炼、普度众生的过程。

  天还没亮,施予方的民众们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备好食物跪在街边等待寺庙里僧侣的到来。长辈带领晚辈,父母带领孩子,让年幼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将对佛的虔诚和对神的敬畏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种传承也使得国民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慈爱、友善。

  僧侣们获得布施的食物后并非马上回到寺庙享用,而是将部分餐食布施给途中遇到的穷人。即使回到寺庙,他们也会将其中最好的食物供奉在佛像前,剩下的方可自己食用。

  寺院里有很多十几岁以下的小僧侣。我在与这些小僧侣的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佛经,还会学习文化课。在东南亚一些盛行佛教的国家,很多男孩从小就到寺庙里做僧侣,20岁之后可以还俗,当然也可以继续做僧侣。

  一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小僧侣告诉我,由于家里太穷,他非常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到寺庙,他在寺庙中已经生活了10年。我问他是否会一直做僧侣,他摇摇头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在市区开一间旅馆,那样不仅可以挣到钱,还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住客聊天。

  另一个稍大些的小僧侣得知我来自中国后,跑到自己的屋中拿出一本学习中文的课本,向我请教他弄不懂的问题和发音。我问他中文是否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之一,他说不是,是因为他喜欢中国,将来想到中国看看,所以才自学中文。

  与这些小僧侣聊天的时候,除了身上的橘黄色袈裟在提醒着他们的身份以外,其他与普通少年并无太大差别。僧侣生涯也许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通过在寺庙中的生活与学习,他们会懂得尊重与感恩、慈悲与关怀,他们的人生必将更加圆满。

  (摘自《去吧!去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中国纺织出版社图/子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