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27岁的王弗病逝于京师。十年后,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了妻子,醒来后无法忘怀,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后世文人大概为苏轼与王弗的夫妇情深所感动,还给他们编排了一个初恋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么说的:
位于岷江之滨的青神县,有一座书院,执教的先生是乡贡进士王方。年轻的苏轼在此读书。书院旁边有绿潭,水自岩穴出,流入潭内。一日,苏轼临潭说:“好水岂能无鱼?”抚掌三声,却见岩穴中群鱼游出。苏轼大喜,对老师说:“美景当有美名。”王方便邀请当地文人拟名,但众人题写的名字都落入俗套,最后,苏轼说出他的题名——唤鱼池,令王方拍案叫绝。这时,王方之女王弗也叫丫鬟送来题名,恰好也叫“唤鱼池”。于是众人都说:“不谋而合,韵成双璧。”之后,王方便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给苏轼。
事实是,对于父亲苏洵安排给他的这一桩婚事,苏轼一开始是抗拒的。许多年之后,苏轼在写给侄婿王庠的书信中,坦言:“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年轻时的苏轼为什么不想结婚?据他的自述,是因为自幼好道术,想入山修道。但这个理由有些勉强,如果一心想出家修行,那在王弗去世后,他大可不必再娶王闰之。
苏轼的侄婿王子家曾告诉朋友李如篪一段苏轼少年时期的绯闻。苏轼少年时,结识了一名邻家富豪的女儿,这位少女曾提出要跟苏轼私奔,但苏轼拒绝了,说等他科举及第,回来明媒正娶。然而等到苏轼及第,父亲苏洵已经给他安排好婚姻,苏轼无奈“别娶仕宦”。这位仕宦之女,便是王弗。少年苏轼抗拒父亲安排的婚事,也许是念念不忘他对邻家少女的承诺吧。
多年后,苏轼还托人问那位女子的下落,得知初恋情人信守前言,“不嫁而死”。苏轼肯定非常伤感,相传他的《卜算子》小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便是悼念这位情深缘浅的女子。
我们考据苏轼的这一段情感,丝毫不怀疑他结婚之后对妻子王弗的忠诚,也丝毫不怀疑王弗去世后他对王弗的怀念。人生在世,婚前的罗曼蒂克固然美好难忘,婚后夫妇之间的相濡以沫却更值得珍惜。但非要给苏轼与王弗编排一个初恋故事,无异于狗尾续貂。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