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此单元学习要求学习阅读批注的方法。《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此文就是写了作者童年时第一次上台饰演老虎的经历,一件这样的小事在作者笔下显得波澜起伏,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善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展现人物复杂的心理。中年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较快理解文章,我们的教学要紧抓住单元教学主题,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突破从读懂到会写,把写作能力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整堂课,该老师通过五个环节串联,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讲述的清楚明了,水到渠成,收效喜人。
一、借助名言,把握文本直入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伊始,饶老师便课件出示雨果的格言:“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读。学生在读名人名言的过程中,感受人类心理活动的多姿多彩。然后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其实写了一件非常小的事,但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却感觉趣味盎然,因为作者特别善于写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最大特点,直奔本节课学习的主题,不拖泥带水,使整堂课定下了实效高效的基调。
二、依托文本,思维导图习方法
该老师将重点放在了这一部分。首先,老师就抛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1、作者写自己第一次上舞台饰演老虎的经历,几次让你感觉内心一紧。(第一次是当其他小朋友说我不会豁虎跳时。第二次是作者上舞台演出时。)2、我们重点走进这两部分内容,看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让读者内心跟着文字一起紧张的。然后课件出示文段一、二,老师边讲解随即和学生共同画出思维导图,提炼了这部分内容。首先老师提问,你从哪里看出作者内心紧张,随即板书思维导图中的“紧张”,“我看着老师的脸”中的“看”,能从动作看出作者的内心,这种方法就是心理活动描写的第一招---动作暗示。
在讲解“第二次紧张”时,首先老师课件出示第二文段,引导完善了导图的的“直接描写—紧张”接着就是神态描写--“脸热”,最后是内心独白(笨拙、窝囊、躺、死掉、满头是汗),整个过程过程中,老师层层递进,脉络清晰。作者为了表达出自己的紧张,用不同的方法写了五次,老师又顺势补充了一些写紧张的句子,来及时补充学生的积累。完善后的思维导读,就如同一张织好的网,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很好了提炼巩固了本文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对照思维导图复述文章的只要内容,达到了巩固提升的目的。
三、充分积累,生活情境活运用
为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该老师设计了两个情境。情境一,上台演出。情境二,赛跑比赛。在这两个过程中,让学生回忆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紧张的,要怎么把当时紧张的心情淋漓尽致的写出来。于是孩子们动笔写作,把刚才学到的描写心理紧张的方法和好词句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这个过程中,老师设计的是通过情境填空,运用课堂上积累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让学生把内心的紧张,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很好地起到了活学活用的作用。
四、运用方法,回归文本重巩固
在学习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以及练笔巩固后,饶老师再次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回归文本。梳理作者在整件事情中其他心理活动的描写:羡慕、渴望 、期待上台、 担心老师变卦 、害羞、自责、 疑惑,找出相应的句子画一画,看看用了哪些方法?在此过程中,师生再次共同完善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理清线索,提炼方法,使得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丰满。
五、课后练笔,拓展延伸巧练笔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每个篇章,教师恰到好处的招展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起到“经典化”睛點化的作用。该老师设计的小练笔就是运用学到的方法,迁移自己写自己第一次上台的经历。采取了分层作业:最优作业。习作中五处描写紧张的句子,并运用不同方法;达标作业。习作中有三种描写紧张的句子,能通过两种以上方法。通过课后练笔,运用课堂上积累,让学生把内心的紧张,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让语言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达到了实效高效的目的。
纵观整堂课,该老师设计巧妙,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理清文章的脉络。同时也利用思维导图,回归文本,巩固心理描写的方法,并将习得的方法应用于自己的习作中,让内隐的心理活动,通过 “我手写我心”,跃然纸上,凸显于文字,让人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心灵”。细腻的心理活动,犹如一条长长的小溪,在笔端静静地流淌,带给读者一缕缕“心理灵动”的芬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