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情的嫂子
◎ 严 春
东晋“一哥”谢安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与当时的男人有些不同,比如他从来不认为女人需要遵守各种莫名其妙的规矩,这从他评价其嫂子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来。
有一次,谢安宴请客人,来的基本上都是好谈论人生义理的人,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喜清谈”之人。
这些人在吃好喝好之后,便管不住自己的舌头,当下就在谢安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其中有一位当时极富盛名的高僧,他叫支道林,也加入了这次辩论会。
由于辩论会的气氛十分热烈,谢安家中的一些小辈便在一边旁听和学习,有些水平足够的也加入到了辩论的阵营当中,其中一个就是谢朗。
谢朗因为年轻气盛,和高僧支道林你一言我一语地辩个不停,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完全不落下风。
谢朗的妈,也就是谢安的嫂子王氏,因为谢朗还小,而且病刚好不久,心里很不放心,就躲在屏风后面偷偷听着。

听着听着,王氏发现自己的孩子居然和支道林激烈地辩论起来,而且声势还不小,心中立刻咯噔了一下,暗道:“谢朗身体一向不好,而且病也刚刚痊愈,最忌情绪激动,现在居然和别人为了些莫名奇妙的事情辩得脸红耳赤,这实在叫人放心不下。”
随后,眼见谢朗的脸色呈现出潮红之色,王氏便有心将谢朗叫回来,但是由于在座的人士都是有身份之人,她一介妇道人家按礼来说是不好出面多嘴的,最后想了想,就叫下人上前跟谢安传话:“谢朗身子不好,辩了这么些时候可能也累了,不如让他回房歇息去吧。”
谢安这边一干人等正辩得精彩,对于下人的传话不以为意,觉得尽兴才是硬道理,就说道:“再等等吧。”然后挥挥手就把下人打发走了。
王氏又等了一会儿,见辩论会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心中担忧更甚,于是顾不得所谓的礼仪了,直接冲到前堂,流着眼泪对谢安说:“你哥哥死得早,我们更应该对这个孩子多加关照,你们怎么能如此不顾他的身体呢?”然后她也不理其他人,上前拉着谢朗便走了。
谢安对于嫂子的失礼举动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异常感动。他非常感慨地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家嫂言辞真切,令人感动,实在是值得推崇啊,可惜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瞧,多么有意思的一个人!对于女人不守礼仪的事情,他的关注点却在其真情流露上,而且还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由此可以看出,谢安对于礼法并非那么看重,反而更重视人的感性,推崇真性情。
(摘自《东晋一哥谢安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图/子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