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把风吹阑叶的《忽而盛开》看完了,或在午后,或在黄昏,随意地翻看那些美到极致的文字,仿佛醉饮一杯浓郁醇香的酒,杯子用的是青瓷,或者是陶瓷的大碗,有怀旧的色彩,仿古的那种,能够看到历史的陈迹。有柔夷抚摸过的温度。让人迷醉,不忍放下。
人是需要知己的。没有知己的痛苦我想多数人能够感受,一代名将岳鹏举在难眠的夜晚叹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共谁知?”没有知音,多少让人感觉到遗憾。不需要知己的话,我想就不会有“高山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了,许多人都在追求理解,武侠小说作家古龙一生都在追求理解,可是最终理解他的人我想不会很多,不过一二个已经足也!一曲肝肠断,何处觅知音?知音,千金难买。
我想如果那些画家,书法家们看到《忽而盛开》这本书应该可以含笑了,起码,有些人是懂他们的,不至于让他们埋没于历史的陈迹之中。
艺术是让人疼痛的东西,看完风吹阑叶的书之后我相信。她说:“它打开人类感情脆弱的骨缝,你进入,切割美,并被美切割,仿佛有灵狐附耳,被大雪覆盖,这样的瞬间是幸福的,这样的覆盖冰凉透骨,足以让你通体透明。”艺术的魅力竟至于斯。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她说的“差不多要哭出来”的那种感动,我想,也能够打心里理解了吧。
看她品评那些古色古香的水墨山水,会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感慨于文字的魅力,一路看来,王羲之的书法,赵佶的书法在她的笔下仿佛重生。我想我是喜欢赵佶的,褪去他政治身份的外衣,如果他不是帝王而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的话,我想他一定是成功的,从他的瘦金体的笔画里你能感觉到他的媚,他的纤弱如同女子般的美好,骨感,标致。看到的时候让人想起张国荣的回眸,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春光乍泄》都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媚到极致。可是它的瘦弱注定扛不起整个国家。于是整个国家都像他的瘦金体一样羸弱。吹弹可破。
大一的时候选修过书法,不过是听老师说着书法的典籍,操着一口潍坊普通话听起来总是有些昏昏欲睡,不过在学校里看到他编写的书法书籍确实不错,口音就值得原宥了,看他的书法,由衷的佩服。偶尔也临摹几笔王羲之或者赵孟頫的笔迹,可是总是在写着写着的时候回到自己的“陈体”之中来,写完了也倒得意的挂起来,不过是用背面挂起来,美其名曰:“书法”。其实看背面倒真的类似于书法,其美感可见一斑。柳公权的字体一直学不像,哪怕只是一二分像,所以干脆不去描摹了,继续自己的“陈体”,有着自得其乐的快感。
透过那些古老的墨迹总是能够想到当时的一些情景,灵光一闪,妙笔生花。那些水墨绢绣得背后蕴藏着多少故事已经难以复原了,可是在幻想里面应该是美好而伤感的,或是爱情,或者是友情,游山玩水,瑶琴轻叹,茶花芙蓉的中间,花香鸟语,总是让人心向往之。
能够和那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待在一起,我想应该是幸福的。古画古书总是给人华美寂寞的感觉,爱不释手,能够体会金庸小说里面江南四友中那位嗜书画如命的感觉了,那种爱,无与伦比。我想那种华贵寂寞,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群人,一群对艺术如痴如醉的人的华贵寂寞。如此动人的寂寞。
人是需要知己的。没有知己的痛苦我想多数人能够感受,一代名将岳鹏举在难眠的夜晚叹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共谁知?”没有知音,多少让人感觉到遗憾。不需要知己的话,我想就不会有“高山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了,许多人都在追求理解,武侠小说作家古龙一生都在追求理解,可是最终理解他的人我想不会很多,不过一二个已经足也!一曲肝肠断,何处觅知音?知音,千金难买。
我想如果那些画家,书法家们看到《忽而盛开》这本书应该可以含笑了,起码,有些人是懂他们的,不至于让他们埋没于历史的陈迹之中。
艺术是让人疼痛的东西,看完风吹阑叶的书之后我相信。她说:“它打开人类感情脆弱的骨缝,你进入,切割美,并被美切割,仿佛有灵狐附耳,被大雪覆盖,这样的瞬间是幸福的,这样的覆盖冰凉透骨,足以让你通体透明。”艺术的魅力竟至于斯。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她说的“差不多要哭出来”的那种感动,我想,也能够打心里理解了吧。
看她品评那些古色古香的水墨山水,会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感慨于文字的魅力,一路看来,王羲之的书法,赵佶的书法在她的笔下仿佛重生。我想我是喜欢赵佶的,褪去他政治身份的外衣,如果他不是帝王而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的话,我想他一定是成功的,从他的瘦金体的笔画里你能感觉到他的媚,他的纤弱如同女子般的美好,骨感,标致。看到的时候让人想起张国荣的回眸,无论是《霸王别姬》还是《春光乍泄》都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媚到极致。可是它的瘦弱注定扛不起整个国家。于是整个国家都像他的瘦金体一样羸弱。吹弹可破。
大一的时候选修过书法,不过是听老师说着书法的典籍,操着一口潍坊普通话听起来总是有些昏昏欲睡,不过在学校里看到他编写的书法书籍确实不错,口音就值得原宥了,看他的书法,由衷的佩服。偶尔也临摹几笔王羲之或者赵孟頫的笔迹,可是总是在写着写着的时候回到自己的“陈体”之中来,写完了也倒得意的挂起来,不过是用背面挂起来,美其名曰:“书法”。其实看背面倒真的类似于书法,其美感可见一斑。柳公权的字体一直学不像,哪怕只是一二分像,所以干脆不去描摹了,继续自己的“陈体”,有着自得其乐的快感。
透过那些古老的墨迹总是能够想到当时的一些情景,灵光一闪,妙笔生花。那些水墨绢绣得背后蕴藏着多少故事已经难以复原了,可是在幻想里面应该是美好而伤感的,或是爱情,或者是友情,游山玩水,瑶琴轻叹,茶花芙蓉的中间,花香鸟语,总是让人心向往之。
能够和那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待在一起,我想应该是幸福的。古画古书总是给人华美寂寞的感觉,爱不释手,能够体会金庸小说里面江南四友中那位嗜书画如命的感觉了,那种爱,无与伦比。我想那种华贵寂寞,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群人,一群对艺术如痴如醉的人的华贵寂寞。如此动人的寂寞。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