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待
◎ 祝小兔

一天傍晚,我跟朋友在餐厅等另一位迟到的朋友吃晚餐。外面下起了雨,交通变得糟糕起来,前菜已经吃完,酒也喝了半瓶,蜡烛烧完,服务员又来换了新的,我们便聊起了关于等待的话题。
朋友说自己刚毕业时,独自从北京去深圳出差,坐了一晚上火车,第二天一早就抱着一堆自己公司的资料在客户办公室的门外等了3个小时,秘书问他要不要先走,改天再来,他回答“我等得起”。
窗外渐渐黑了,他足足等了一天,直到这家公司的员工都下班了,老板才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满怀歉意地跟他寒暄。当然,最后他签下合同回了北京。“那个时候,我除了青春,什么都没有。”他说,“我用我等待的时间换得了一次机会。”
他跟许多客户关系都特别好,对客户的了解也比其他同事都多。原来他的老板不守时是常态,安排好的会议,他常常要一边等老板,一边照顾客户的情绪。在等老板的那段时间里,他就跟客户聊天,从工作聊到生活,后来跟很多客户都成了朋友。他说:“一个人等待的时候,就把手机里平时积攒的没有看的文章读完。跟客户一起等待的时候,就更好地了解他们。我有很多事都是在等待的时候完成的。”
如此看来,等待也没有那么糟糕。
我曾看过一种等待:在尼泊尔的帕斯帕提那神庙,曾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死者最终都会被送到神庙的火葬台火化。从为死者净身到点燃熊熊烈火,到最后把骨灰撒进巴格马蒂河,整个过程平静而开放,没有人痛哭,很有秩序。同时,河边一排房子里住的是已经被医生宣告无法医治的人,老人居多,他们就这样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死亡。这样的场面对外人来说太残酷,对他们来说,死亡却是极其平常的事,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当相信灵魂的重生,肉体便成为微不足道的存在。死亡是常态,等待也是。
我们都处于各种等待中,不能自己决定的事、不能越过的流程都需要我们去等待,不同的是你如何看待等待。(摘自《过去现在,一并深爱》北京日报出版社 图/弋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