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闯将黎锦晖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5225
◎ 黎遂

  闯将黎锦晖

  ◎ 黎遂

  父亲黎锦晖初进中华书局,担任教科书部的编辑,不久又任国语文学部部长。

  当时教育界有人主张小学一年级不教注音字母,父亲就着手编写不带注音符号的《新教育教科书国语课本》,销路大畅,销量竟超过了素以出版教科书闻名的商务印书馆。

  在国语运动时期,斗争十分激烈。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提倡的“尊孔读经”之风甚烈,教育部规定“全国初小第四年级起读孝经”。当时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在他主办的《甲寅》期刊上压制白话文,复旧文言文,竟公开启事:“公告、征文不收白话。”大伯黎锦熙、钱玄同等立即公开上书章士钊,反对复古读经,还在《国语周刊》启事“欢迎投稿,不取文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父亲则在上海积极配合,创作了讽刺剧《校长夫人》与《小小画家》,反对学生读经。稍后父亲创办了《小朋友》周刊,自己带头用白话文创作,也专门刊登用白话文创作的儿童文艺作品。

  除了上述活动,父亲坚持“平民教育”“平民音乐”的理念,还因此遭受了许多挫折。父亲任上海艺术大学校长的第一天对学生发表演讲,认为“民间音乐”虽是下里巴人的作品,但也是艺术,也可以登大雅之堂。同样,工匠的作品也是艺术,他指着一个玻璃杯上的花纹说:“这是工业艺术。”他这话立即遭到艺大华林先生的反驳。

  由于父亲在教材编写上的巨大成就和影响,受聘任“教育部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但后来因在音乐教学方案上父亲坚持儿童必须学习民间音乐,惹恼了一些自视“高雅”的正统人士,被取消了委员资格。

  (摘自《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团结出版社)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