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有特殊需求
◎ 曲奇
席拉是我的邻居。大家把孩子从校车上接下来之后都作鸟兽散,只有她还在校车站继续等候。她告诉我她还要等儿子本的校车,我脱口而出:“你儿子和女儿上的不是同一个小学?” 席拉大方地回答:“他上的是Special Needs School(特殊需求学校)。”
那一瞬间我特别尴尬,觉得自己无意中戳到了别人的痛处,同时也深感“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这样的说法特别人性化——这既体现了对孩子及其父母的尊重,也表明了他们跟普通孩子的区别。
恰好本的校车到了。这辆校车看上去跟别的校车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当车门打开之后,首先会伸出一个辅助性的斜板装置,然后有专门的护送人员把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从斜板上慢慢推下来。
我猜测本有可能是盲人、聋哑人或者四肢不健全者,但实际情况要严重得多。本的眼睛一直紧闭着,他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跟这个世界的交流就是哭以及当妈妈抚摸他或者逗他的时候的笑。
通过本,我才有机会观察美国教育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对于有特殊需求儿童的支持。
有校车每天接送本上学。虽然本在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我没有机会亲眼看见,但在其他孩子上学的时段,有专业人士可以负责照顾他,这对父母来说已经是一种极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本从出生开始便一直享受非常好的医疗保障,例如医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他做各种测试。最近本的妈妈告诉我们,医生刚签署文件,确定本“在法律意义上是个盲人”。这个结论是在持续做了好几年的检查之后才作出的,而且医院强调的是“从法律意义上说是个盲人”。也就是说,承认这个孩子可能有光感或者非常模糊的视觉认知,这对父母而言也有可能是某种程度的肯定和安慰。
(摘自《深圳商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