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奥巴马效应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5507
◎ [美]西恩·贝洛克

  奥巴马效应

  ◎ [美]西恩·贝洛克

  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最后一轮的三个月里,美国一些大学的心理学家请了500位黑人和白人参加GRE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试者没有要取得入学资格的想法,事实上,他们几乎不知道为什么要参加这个考试,只因研究人员请他们来帮忙,他们才出于善意来参加考试。

  最初的测试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前,此时奥巴马还没获得他所在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应试者中的黑人与白人的教育水平相当,但是白人考生的平均分数比黑人考生的高。这个结果表明,美国种族间的成绩差距在小学就出现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学。

  然而,在紧接着奥巴马获得提名后的一次考试和奥巴马大选获胜后进行的考试中,情况就有所改变了。黑人考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大体上与白人考生的成绩相当。

  在奥巴马赢得选举成为美国总统后,黑人考生对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的疑虑似乎消失了。当然,如果一个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那么,“黑人没有白人聪明”这种成见就毫无依据了。

  时间会证明这种“奥巴马效应”的影响有多么广泛。这种“模范效应”不仅限于总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对那些因为种族﹑性别、民族而被负面定型的人,对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人相当有效。

  若干年前,心理学家达斯古普塔访问了刚进入大学的女生,她们就读于美国东部一个城镇上的两所文科院校。两所学校都靠同样的背景吸引学生,不同的是一所是男女同校,一所是女子学校。

  达斯古普塔采访了这两所学校的80位大一女生,收集她们对女性领导者的看法。两所学校的女生都认为,女性一般拥有的品质(如同情与关怀)决定了她们更适合做一个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这种观点被多数西方社会所认同。

  然而过了一年,当女生们升到了大学二年级,再与她们谈论同一个话题时,就读于女子学校的女生不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相比之下,男女同校的大二女生则表达出了比大一时更加强烈的观点,即认为男性更适合掌权。

  是什么让她们原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呢?

  令人诧异的是,这与就读的学校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实际上,是女生所处环境中,领导和管理职位上的女性数量的不同造就了这种改变。

  一般来说,在女子学校就读的女生能看见更多女性担任领导角色(从院长到教授),这种环境改变了她们对女性是否适合掌权的看法。达斯古普塔的调查表明,在大学就读一年后,女生对自己的性别和领导潜能的态度有了改变(不管她们在哪所学校读书),完全出于她们学校女性教职工数量的不同,其中女子学校里的女性教职工的数量更多一些。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种因素不仅在女生的态度上起了作用,还影响了女性的数学等理科课程的学习成绩。例如美国空军学院里的女生在由女教授主讲的入门数学和科学课程中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摘自《超常发挥》中信出版社 图/千图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