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旧上海茶馆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7761
◎ 曹学思

  旧上海茶馆

  ◎ 曹学思

  在1948年,老上海大大小小的茶楼有数百家之多,仅城隍庙一处,就有大小茶楼几十家。

  因茶客不同,上海茶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高档茶馆,如一乐天茶社、如意茶楼、聚宝茶楼等。这类茶馆的茶客基本来自中上流社会,大多为显贵要人、社会名流、文人学士、阔老商贾以及在社会上已有地位的流氓头子、帮会头子。这类茶馆处于繁华市区或风景幽静之处,楼房高大,无论外部装潢还是室内装饰都比较讲究。当然,茶资也高出一般茶馆若干倍。

  另一类是低档茶馆,数量特别多,遍布街市胡同,其中最多的是一种俗称“老虎灶”(又叫“熟水店”)的茶馆。这类茶馆仅设几张破桌破凳,条件比较简陋,光顾的茶客多为社会的下层人物、普通百姓,其中也有为数众多的游民、无赖、地痞。每到中午,就有一些串街过巷箍木桶的、修雨伞的、磨菜刀的、锔碗补锅的、挑高箩的小商小贩以及走坊郎中、算命先生前来光顾。

  旧上海的各类茶馆都是新闻集散地,消息特别多 ,故而报社的记者、巡捕房的巡捕、便衣侦探都经常光顾茶馆。有的记者,尤其是晚报、小报的记者在茶馆听到消息、趣闻后往往当场草就文章,直接送往报社夜班编辑处。而巡捕、侦探不仅常从茶馆中得到破案线索,有时就干脆在茶馆办案,所以在旧上海有“包打听”茶会之说。这种茶客喝茶是不付茶资的,茶楼老板则依仗他们的势力维持市面。

  旧上海的茶馆以茶招徕顾客,但是茶客中绝大部分是以茶楼为场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最常见的活动是老板雇劳工,就是把茶馆当“劳务市场”。还有一种是商人做交易,把茶馆当作“交易市场”……各行各业的大商人都到城隍庙的中高档茶馆见面、应酬,通过吃早茶谈交易,达成一笔笔买卖。

  (摘自《大陆黄金运台秘事》北方文艺出版社 图/赵胜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