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被害妄想症
◎[日]陈舜臣
朱元璋认为擅长阴谋、诽谤他人是知识分子的本性。在大明王朝创始之初,为了管理国家,文人被屡屡起用,因此武将们经常毁谤文人,而这可能也影响了朱元璋。
苏州张士诚曾以保护文人而闻名,但朱元璋知道他实际上是被文人们愚弄了。张士诚本名“九四”,因“张九四”这个名字没有威严,就委托文人们给他取个别的,最后得到一个“士诚”——诚然不错的名字。《孟子》里有个齐人姓尹名士,一开始就批评孟子,但听了孟子的话后觉得羞耻,说:“士诚小人也。”意思是“我真的是小人”。张九四不明就里,喜滋滋地用了这个名字,据说给他取名的文人们在背后笑得前仰后合。
据传朱元璋是从武将那里听说了这个故事。从那以后,他总是疑神疑鬼,不晓得自己会在哪里被人毁谤,于是“文字狱”在被害妄想症中产生了。
他担心过去在皇觉寺为僧、后来加入流贼团的事情被人指指点点。“秃”和“光”都有剃了头的意思,“则”和“贼”同音,于是他怀疑这些词是在说他。
杭州有个教授写了个句子: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因此,他被处以斩刑,就是因为“光”和“则”的缘故。德安府有个训导写了个贺表:天下有道。他也被诛杀了,因为“道”和“盗”同音。各地的教授、训导必须为府县完成向朝廷上传的文书,他们害怕,不敢动笔,请求给予表式(范文集)。听到这个请求后,朱元璋亲自作了表式。
(摘自《中国历史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