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盟友不靠谱
◎ 何帆
日本和美国是二战之后的一对奇怪的盟友。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本来要狠狠地教训一下日本,但局势出现了奇妙的变化。
美国人非常疑惑地发现,他们到了日本本土之后,遇到的不是日本军人顽强的抵抗,而是出乎意料的热情欢迎。这里有天真的孩子、美丽的女人、精致的文化,美国大兵们在东京乐不思蜀。最终,美国不再把日本视为敌人,而是刻意培养美日同盟。据说,裕仁天皇曾经想在东京审判的时候自杀,但麦克阿瑟将军告诉他,美国人会免除天皇的战争责任。
在美国的邀请下,日本参加了战后经济增长的盛宴,日本经济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崛起。从1946年到1952年,美国对日本提供了21亿美元的金融援助,朝鲜战争也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工业生产。
美国承担了日本的防卫责任,日本可以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在整个世界的眼里,日本人成了不折不扣的经济动物。1962年,日本首相池田勇夫访问欧洲。在爱丽榭宫见到戴高乐之后,池田勇夫热情洋溢地向戴高乐介绍日本的工业进步。等他离开之后,戴高乐对手下说:“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人不像首相,更像一个推销晶体管和收音机的商人。”
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成了发达国家中的一员,但它是被动地被拉进来的。当时的发达国家都是欧美国家,彼此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国际经济的谈判桌上,主要的参与者有着高度的默契。这些官员说的是艰深的术语,讨论的是政客不感兴趣的枯燥细节,但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就操纵在他们的手中。这很像一个高级祭司或流亡王子的俱乐部,对外充满了神秘色彩。
若论经济增长,日本就像一个身穿军装的士兵,顽强、坚韧、勇敢、冷酷,尽管衣衫褴褛,但始终斗志昂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本却像一个裹在和服里的女人,胆小、羞涩、温顺、慌张,文静的外表下是复杂而世故的内心。在国际经济俱乐部里,日本始终是个尴尬的局外人,参加国际经济会议的日本代表团被称为“三S代表团”:smiling(微笑),silent(沉默),sometimes sleeping(有时候睡觉)。
1949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被确定为360∶1。据说这样的汇率是由于美国人听说日本的货币是“日圆”,既然是“圆”,那就360∶1吧。这一汇率一直持续到1971年。1971年,尼克松总统突然关闭美元兑换黄金的窗口,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当时,天真的日本人并不相信美国人会让美元不断贬值,因此还在不停地买入美元,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直至后来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崩溃。
1982年至1987年,中曾根康弘执政期间热衷于和美国搞美日安全保障合作,把日本称作是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人在谈判时的小小花招也会让日本人轻易地上当。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曾经向竹下登鞠躬,恳求日本帮助美国,这对日本人来说真是莫大的“外交胜利”。然而,当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一起写信给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贝克,请求帮助缓解日元升值压力时,美国客客气气但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在参与国际经济谈判的战场上,日本屡战屡败。曾经想倡导亚洲货币合作,最后连日本人自己都渐渐淡漠了。
(摘自《若有所失》浙江大学出版社)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