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席家三买办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3770
◎ 十二叔

  席家三买办

  ◎ 十二叔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坐上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后还不满足,觉得坐龙椅才过瘾。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袁世凯不惜向西方诸国借款。有钱才能有军队,有军权才能铺设自己的皇帝之路。向哪个国家借款呢?袁世凯有些犹豫不决。不是人家不肯借款给他,而是大家都抢着借给他,他不知道该借谁的。西方的银行自然不是慈善家,每家银行的借款合同上都附加着一堆苛刻的条件。

  说起与中国政府打交道,汇丰银行可谓是轻车熟路。想当年,左宗棠西征借款、李鸿章福建海防借款都是汇丰银行席正甫的手笔。席立功仿效其父,积极代表汇丰银行与袁世凯政府接洽,几经奔走,最终拿下了这笔单子。虽然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这次是英、法、德、日、俄五国“组团”借钱给袁世凯,并以中国全国的盐税作保证,实际上,英资的汇丰银行才是五国银行代表团中的绝对主力。

  借款谈判初期,袁世凯本来是不同意拿盐税来做抵押的,毕竟当时盐税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收入,可没等袁世凯与五国银行谈妥,国内事态就出现了新的变化。“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口诛笔伐,“二次革命”一触即发。都火烧眉毛了,袁世凯只想快点度过眼前的难关,以汇丰银行为主要代表的五国银行见此情景,利用袁世凯正处于进退两难境地的时机,马上乘虚加价。

  1913年,一份涉及2500万英镑的《中国政府善后借款合同》问世了,这份借款合同为袁世凯带来了短暂的实惠,也给他带来了长久的骂名。

  汇丰银行不仅获利颇丰,还进一步确认了其在银行界中的领袖地位。席立功鞍前马后,全盘跟进此次借款,功劳可与席正甫当年揽下福建海防借款相媲美。席氏父子在汇丰银行中国区的事务中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1922年,席立功退休的时候,也像他父亲一样,将买办职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席鹿笙。

  席鹿笙是一位花花公子,他每天象征性地到买办间坐一会儿,业务都是副买办龚子渔在打理。汇丰银行的大班对此也习以为常,以至于后来席鹿笙被枪杀之后,大班不以为意,指着正在工作的龚子渔说:“买办不是正在办公吗?”

  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懂得好好珍惜。爷爷席正甫是从银行跑街做起,一步一步从王槐山手中接过汇丰银行买办的大旗;爸爸席立功是从汇丰银行的买办助理做起,跟在爷爷身边学习了20年才得以转正;席鹿笙自己一出来做事就登上了很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可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摘自《圈子·段子之晚清席正甫》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图/豆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