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编一个故事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4287
◎ 张艾嘉

  编一个故事

  ◎ 张艾嘉

  

  在不同的公共场合听别人聊天是件很好玩的事,也是做编剧可以用来练习编故事的方法之一。

  前几天,我在厕所里排队,突然身后两个女生大声地在说:

  “现在越晚结婚就越贵。”

  “是啊!每一年都贵上几个Percent。”

  “所以要结婚就早一点结,不然就结不了婚。”

  “对啊!我姐姐就是拖了半年,结果发觉结婚需要用到的所有东西都涨价了,于是继续拖啊拖,一直到现在还没结婚。”

  很可惜此刻我就得进厕所了,虽然我很想知道如果物价一直上涨,这些女生会不会不结婚了,或是为了要早点儿结婚就匆匆找个人嫁了。结婚原来跟通货膨胀的关系大过跟爱情的关系!

  这是标准的现代人的对话。

  我常常把一些听来的对白放在我的剧本里,这些都是精彩而有共鸣的对话。中文对白是最难写的一环,尤其是台湾的国语文艺片,总令人感觉文诌诌的,不够生活化。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一位白话造诣高深的作家。作家分析说,因为国语是统一语言,必然偏官腔,好听,但就是显得客气,甚至有点儿虚情假意,所以近年来看港片也回归到要看广东话版本。台湾的本土闽南语令观众感到真实和亲切,地方色彩首先就由方言开始。

  多数用国语发声的电影常常归类于时装文艺偶像电影。西方的语言是有节奏、有规律的,而中文是有调性的。如果一不小心没有处理好,包括对白写得不好,演员掌握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电影的质量有影响。

  我迄今为止也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少用对白。有时候拍了一大段对话,最后都给剪掉了。不说好过说,非得说的才说,还得演员说得好听,真不容易啊!

  我这种偷听的习惯是很自然地养成的,我老公常笑我是“狗耳朵”。我坐在地铁上﹑医院里以及其他任何地方,听到一些对话后就会开始猜测那些人的关系、家庭背景、性格、目前的状况以及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关于他们之前或之后的事情多数是我编的,我可以越编越有趣,兴奋半天。如果我记得把它写下来,很可能某一段就会出现在某部戏里。忘记写的就逐渐模糊,直到有一天在类似的情境下又听到类似的对白,一些库存的画面闪现,然后我又可以开始继续往下编故事了。

  如果遇见我坐在你附近,你说话的时候最好当心些,因为你们的只言片语就是我最好的资源啊!(摘自《轻描淡写》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豆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