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认识物理的初始阶段,因此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兴趣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的初中物理存在部分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初中物理中的压强教学,让同学们不能很好的进行掌握,从而增加了初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同学们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我将对初中物理压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现状“对症下药”总结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实验;压力;规律;概念;术语。
一、压强的基本内涵
压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没有接触过什么是压强。压力,就是物体通过受力而产生的作用效果,用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表面所受到的作用力和接触面积的比值就是我们所学的压强。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氣体压强。压强不仅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的受力面积有关;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限,当压强过大时会对物体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让同学们学好压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好了压强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以后的课程比如:大气压强、摩擦力等。压强只是一个简单术语和概念,但是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学好这个概念,就需要老师结合教材和相关的实验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同时也需要同学们的认真学习。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压力与重力的混淆。在大部分学校的物理教学中,在一开始引入压强概念时,喜欢从表面受到物体的垂直力开始,这样就让同学们在学习认知压强的时候,很容易给同学们一种错觉,觉得压力就是重力。另外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压力和重力的特点没有进行对比,这就使得同学们对压力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压力和重力相混淆。
2.压强和压力混淆。很多同学在认知压强时,由于压强是抽象的,没办法进行直接的测量,这样就容易把压强方面的问题解释为压力的问题。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压强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压力的大小还跟两个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很多同学在这方面的认识不足,错误的认为压力的大小就决定了压强的大小,导致了压强和压力的相混淆。
三、如何学好压强
1.物理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于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点的讲解,老师需要根据同学们的理解情况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书本上的相关例子,同学们很难直观现象感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日常生活着手并引入到课本上。教学中,课本上的课题是进行木块实验,如果老师不进行现场展示,同学们就很难直观的认识实验的目的,虽然说实验很简单,同学们也一目了知,但是对于压强的理解同学们很难进行深入理解,因为毕竟压强只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只有同学们理解透彻了这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做好有关的习题。在生活中同学们要多去感知压强,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进行小实验,比如:用两个手指按住圆珠笔的两端,两个手指同样的压力效果,但是两个手指的感知效果却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思考你会发现作用效果相同,但是受力面积不同,笔帽和笔尖对手的挤压效果不同。通过小实验和同学们的思考,同学们能更直接的接触压强更容易理解。如果有条件老师可以根据书本上的相关实验进行模仿,对同学们进行演示,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2.能否学好压强,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老师自己本身对物理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同学们的学习;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同学们慢慢理解物理概念。老师应该合理的安排好学校的课程安排,规划好每一个课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课时,如果老师教学课时较慢会影响教学进度,老师教学课时较快又会让同学们难以跟上。老师应该多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实际的压强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的潜在资源。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总结出最适合同学们学习的教学课程;这就需要老师的辛苦付出,不断总结。老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组内进行合理安排人数,并有序分工合作(实验操作、笔记计录、思考、总结),做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关于物理的教学,是一个很基本的概念教学,只有同学们充分理解了这个概念,才能学习好压强的相关知识,比如: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
3.淡化压力和重力的关系。老师在教学中要多注意从物体的平面受力引入压力的概念;在斜面受力案例时,让同学们画出重力的同时也把压力画出来,让同学们更好的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同,避免同学们对压力和重力的相关知识相混淆。老师要做好压力向压强的过度教学,一定要根据基础所在进行合理过渡。
四、总结
像压强这一术语,物理学习中还有很多这样概念需要同学们去学习;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相互转换。就好比压强,同学们很难理解压强这个概念,但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同学们都能理解,可以将压强和压力和受力面积进行转换,老师再加以引导;这样就方便同学们的学习与理解。
参考文献:
[1]周清宝.如何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2年第八期.
[2]徐峰.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年第二期.
[3]王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际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二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