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手救活公司
◎ 金艳露
2014年下半年,投资人潘翔通过九合创投的朋友得知了“易快修”这个项目。潘翔认识了创始人王正坤,两人非常投缘。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正是O2O的风口之机,在短短两个月内,潘翔就谈妥了对“易快修”的A轮融资。
完成融资后,“易快修”飞快成长,团队人数增加到近500人。在中高层骨干方面,王正坤“招人有术”,挖来了很多让人惊讶的人才。然而,由于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用户频次太低,公司账上的资金很快就捉襟见肘了。
当时,潘翔主动找到王正坤商讨对策:首先,公司的业务转型迫在眉睫,不能无止尽地烧钱做用户数据;其次,公司需要进行下一轮融资,也需要裁撤部分员工,以此减轻公司辎重。作为项目主导的潘翔不太好受,一方面这是和自己有私交的好友,另一方面作为投资方的代表,他要捍卫资方的利益。
2015年年中,“易快修”正式开始裁撤人员,精简编制。为了不亏待员工,王正坤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最后,潘翔力排众议说服自己的同事给了王正坤第一笔贷款。当时潘翔的心情比较复杂,他只知道这笔钱能让公司运营几个月,但后面要怎么办不得而知。
精简完团队,王正坤召集董事会商讨公司的走向,最后决定做汽车保险。小试牛刀后,“易快修”发现尽管从汽修用户到汽车保险用户的转化率不高,但客单价和毛利率能让“易快修”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更多现金。
于是易快修更名为“车保保”,正式挥别汽修O2O,转做汽车保险与保修业务。有了转机之后,王正坤启动了新一轮融资,顺利拿到其他基金的Term Sheet。当潘翔好不容易松了口气时,不幸又降临到王正坤头上——到手的Term Sheet黄了,资金流恐怕又要断了。在这个紧急关头,潘翔又做了一次大胆尝试,给了王正坤第二笔贷款,帮助他把新业务办起来。
由于从事的是早期项目投资,潘翔深知投资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不过,他认为投资不仅仅是看赛道,在找准了风口之后,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真正做事情的人。潘翔经常感慨:“投资就是一场博弈,首先要赌的是人。”
(摘自《创业邦》2016年第5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