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主动当乐迷
◎ 安光系
曾经拒绝学钢琴的女儿到了英国后却成了乐迷。
一天,在伦敦上中学的女儿问我们:“学校有演出,我会是表演者之一,你们想去看吗?”当然,去看是要买票的,成人票价是每位4英镑(1英镑约合9.2元人民币)。我们在网上买了票,第二天晚上按时来到学校一看,好家伙,这场演出原来是一场中学生自办的演唱会!
从校门口的迎宾员到检票和接待家长的票务员,从主持人、演员到乐队指挥都是在校学生。十几岁的孩子一律穿着白衬衣和黑裤子,看上去相当专业。老师和校工只需要在礼堂外面为观众提供饮料和小食品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学生是主办方,老师是服务员。
演出准时开始,整个礼堂内坐满了家长。跟国内的很多学校的演出不同,女儿学校的这一场没有个人才艺表演,全都是集体项目,如合唱、合奏、合说等,常常是几十人同时在台上,每个人的乐器或角色不同。这样的集体演出不会强调某一个人的重要性,能给孩子们最好的teamwork(团队合作)训练——无论角色大小,都很重要。
来到英国读书之后,音乐不再只是一种业余爱好或者个人特长,而是成为女儿了解社会和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学校里,音乐课是她选修的主课之一。根据学校的要求,她还必须参加其中一项的表演,女儿选择了非洲鼓。在台下的我看到她击鼓时抑扬顿挫挺专业的样子,还真是有些激动和自豪。

女儿在国内时像很多孩子一样,听我们的安排学了钢琴,但由于兴趣不大且学业繁重,跟她妈妈发生过多次冲突,没想到她现在可以如此主动、放松、骄傲地享受音乐。这其中的秘密,我想一是要把选择权还给孩子,不能由家长替他们决定什么是“最好的”;二是要放下功利心,鼓励孩子享受过程。
女儿的快乐并非来自于名列前茅或者才艺惊人,而是来自于最简单的真心喜欢。这应该是教育的真谛吧。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第15期 图/文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