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数
◎ 粘玉米

我被分配到单位办公室工作,有一项工作内容是报送各类数字。为了方便,我建立了一个数据库。
这天我接到市里宣传部门的电话,让我报送单位的党员数字,我在数据库里找到后立马报了过去。不久后,公司分管经营的副总拿着张单据黑着脸来到办公室:“这党员数字是谁报上去的?”我赶紧应声:“我报的。”“你看看,一本书要36元,要求党员人手一册,这不是小数目,总共要一万多元钱呀。单位资金紧,以后你报数时长点儿心!”
还没等我把副总说的这话琢磨明白,工会主席来了,语气里明显带着气:“公司员工总数谁报的?”我小声说是我。“这数你咋报的?”“我是按照现有员工实数报的。”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省里艺术团来慰问演出,谁都想去看,可入场券有限,上头按员工总数的比例发入场券。你呀,以后长点儿心!”话说到这份儿上,就是再愚笨的人也开窍了:这回该多报点人数。
渐渐地,我悟出这干巴巴的数字也有生命,它们可以像川剧变脸一般,往外报时不能总是一个数字,这就需要你事先掌握好对方要这个数字有什么用途。
最近市容办来电话要员工总数,我先拖延了一下,客气地告诉对方五分钟后给他打过去,然后拐弯抹角地了解到此数字是按比例分配每个单位需派出的扫雪人数。当然,我报了一个合适的数字。
一段时间后,我对报送数字已经游刃有余,我还听到了这样的评价:这小子长心了!
(摘自《当代工人》2016年第8期 图/千图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