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无 门 关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3576
◎ [韩]裴勇俊/文 薛舟 徐丽红/译

  无 门 关

  ◎ [韩]裴勇俊/文 薛舟 徐丽红/译

  我曾经在安东的一座古宅里住过一夜。平时我经常失眠,那天夜里却睡得非常舒服。“融入房子”就是这样的感觉吧?我和房子一起呼吸,脉搏一起跳动,这种完美的一体感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韩屋是有生命、有呼吸的。

  韩屋的呼吸是这样的:当房间里充满湿气的时候,木材和泥土开始吸气;干燥的时候,它们就呼出气体。

  从门窗进来的微风在整个房间里萦绕,可以促进空气循环,调节湿度,带来外界的消息。后背贴在地面,感觉热乎乎的,脸上仿佛拂过微风。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恐怕很难想象这种感觉。我喜欢这样的微风。清晨早早醒来,躺在被窝里,伸手打开窗户或房门,那时,东方未白,清澈的夜空和星星纷纷落入房间。

  韩屋的生命是这样的:当房间里出现异常的时候,木材会扭曲,随即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房子不会突然倒塌,在倒塌之前肯定会发出信号。钉几个钉子,房屋便会恢复健康,但它的年纪毕竟大了,有时也会浑身酸痛、满腹牢骚。房子与里面的人共同成长、共同老去,近似于某种生命共同体。脚下吱吱嘎嘎的声音会代替敲门声传递动静,包含着隐隐的美感。房子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陈旧,反而会拥有更多的故事,成为更加丰富和温暖的空间。

  用来填充空间的是人的思维。房子最基本的“衣食住”功能当然重要,除此之外,它应该还能承担一些别的功能:用来开工作室、饭店、展览馆、休闲馆、花店……其中有一种房子给我带来的冲击最为强烈,那就是“无门关”——访问寺院的时候,我第一次得知有这样的房间。

  在顿悟之前的关键时期,修行者会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锁上门,闭门不出,直到顿悟。我也有过类似于“无门关”的想法,房间最初堆满东西,最终却在某个瞬间开始释放空间。我现在就属于努力填充的阶段,我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书,还有乱七八糟的生活用品,家具也很大;一段时间以后,这些东西会慢慢精简;达到某种境界之后,说不定我便可以抛开这一切。也就是说,内心越是充实,对于外界的需要就越少。

  我打算将来建一栋韩屋。我会在里面装满书,然后锁上房门,像在“无门关”参禅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然而更让我震惊的是:“无门关”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书,也没有生活用品,只有孤身一人。

  我很失望,什么都没有,那究竟该做什么呢……看来我还差得远呢!为了抛弃,现在我还要继续充实自己。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儿虚脱的感觉。

  (摘自《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三联书店 图/陈明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