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来使学生明理,并指引他们的行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生动、形象、灵活的把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合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明理,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品德;社会;课堂教学;活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紧贴学生生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新思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品生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创新。
一、营造教学氛围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实践证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营造学生乐学的学习氛围,可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
1.开课激趣。开课时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 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在学习《快乐的体育花会》时,播放了一段体育活动的画面,画面生动地勾勒出小朋友们做各种体育活动的快乐场景。再加上铿锵有力的运动员进行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渲染了课堂气氛,感染了学生情绪,使之亲临其境,亲体其情。
2.明理激趣。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情理教育是十分有效的,从而也达成了所谓的品德教育。如在讲述课间活动要注意什么时,在课件中直接展示课间同学们活动的画面,选用了同学摔倒受伤的图片,让学生知道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不慌张,要冷静、沉着,及时把受伤的小朋友送到校医室。同时教育学生,当同学有困难或遇到危险时要互相帮助。同学们不由得鼓起掌来,这堂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展内容
信息技术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品德与社会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创设图、文、声、动、色于一体,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从而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启迪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借助于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综合了音响、图像、动画、文本等多种效果,它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在直观的画面中为学生巧置疑问,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
四、捕捉情感体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们在品生教学中知道,认识的发展不能代替情感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多媒体可以真实地记录和呈现学生的活动。在品生教学过程中,让多媒体再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从而激发其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化为良好的品格。
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催化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操作方便等特点,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途径,是再现课堂生命活力的有效办法,为课堂教学良好情境的创设,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唤起浓厚的兴趣,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产生学习、探索、发现、创造的热情,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和情感铺垫。
信息技术的到来,适应品生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