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师
◎ 陈晓舒
64岁的朱惠玲坐在一张软沙发上,绷直了背,三个多小时里从不后仰。老太太说她还是小学徒时,师傅就教导她:典当行里的人南来北往,典当师坐在那里要有气势,要能镇住人。
她也常常如此教导徒弟。她的三个爱徒个个膀大腰圆,沉稳内敛。摄影师举起相机想给他们来一张杀气腾腾的照片,但发现镜头中的几个人都面带微笑。
“不能笑。”摄影师告诫道。
“不笑我做不到啊,我对人笑了一辈子。”老太太笑着说,嘴角上扬,眼睛弯弯的。
46年来她都这样坐着,慢悠悠地戴上白手套、老花镜,接过顾客带来的翡翠、手表、黄金,一样样仔细查看。
百科
这一天,典当行来了一个老顾客,他到了店就摘下脖子上的大金链子,说:“我看上了这里的翡翠镯子,打算把这条链子典当了,买翡翠镯子给我夫人。”
朱惠玲掂了掂大金链子:“这么新,你什么时候买的?”在典当行,典当师首先要做的是确定物品的所有权是不是典当人的。
“上周我看金价便宜,花二百四十多元每克买的。”顾客说。朱惠玲脑子里的金价表立刻摊开了:上周二百四十多元是对的。
“今天的黄金价格是220元每克,你典当了链子不就亏了?”朱惠玲问。顾客说:“喜欢就不亏,老话说人无相同脸,石无相同面,我就看上这个翡翠镯子了。”
朱惠玲记下了顾客的话,这是朱惠玲的习惯,一遇到没听说过的就拿纸和笔记下来。师傅告诫过她:“典当师的肚子里要有一本百科全书。”
尊重
有一天午饭时间,典当行来了两个男子。一进门,一个就向另一个炫耀:“我这表贵着呢,在国外买的。”
这个顾客告诉朱惠玲,他们是同事,想看看自己的表能典当多少钱,说着掏出一块法兰克穆勒表。朱惠玲接过一看,知道是块高仿的手表,她问:“您有发票吗?”对方说没有,朱惠玲和气地解释说现在非常严格,需要有发票,并建议顾客去钟表公司鉴定一下。
男子一听,心里明白了,立马说:“谢谢您。”朱惠玲给他留了面子,又点拨了他:“这要真的是穆勒表,价格非常昂贵。”
朱惠玲的规矩是即便一眼看出东西的真假,也要恭恭敬敬地放在盘子里,戴上手套仔仔细细地鉴定一番,再给出专业的答复。在她看来,尊重是典当师的基本功。
诚信
朱惠玲刚工作时也犯过错误,有顾客拿来一只瑞士西马(CYMA)表,她误看成卡美(CAMY)表。前者是一类表,价格高,后者是五类表,价格低。朱惠玲按照五类表估了价付了钱。
师傅回来查账的时候发现了,拿出表问她:“这是什么表?”朱惠玲再仔细一看,发现自己看错了。师傅不吭声,查访了顾客的户口登记地,找到对方单位电话要上门给顾客送差价去。
四十多年后,朱惠玲还记得那是个三九天,60岁的师傅在西北风里跑了几十里路去登门道歉。从那之后,她看东西从来不敢马虎。
(摘自《南都周刊》2015年第20期图/陈明贵)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