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教授范绪箕
◎王源源

原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范绪箕出生于1914年1月5日,现在已是101岁高龄,然而,他至今仍能坚持每天上班至少6小时。
退而不休,坚持工作
1984年,范绪箕卸去校长的行政职务后,把精力投入到科研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他每天早晨7点钟起床,8点步行到办公室,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撰写论文、与学生讨论科研问题,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钟,中午也不休息,分别在92岁、96岁完成两部学术著作,挑战了人类从事科研的年龄极限。范老说自己至今脑子还很灵活,主要得益于一直在工作。范教授不仅坚持“动脑”,还喜欢“动腿”。96岁那年,范老和年轻同事一起去北京出差,早晨起来就出门“逛”,圆明园、颐和园、天坛、中关村,一路下来几乎走了整整一天,“害”得年轻人一提和范老出差就心里发怵。平时在上海,范老经常坐公交车到金陵东路,逛逛市场、买些小吃,再从金陵东路逛到西藏路的古玩一条街。那里的古玩店老板都认识范老,一见他就争相打招呼:“老先生,您又来啦。”
独立生活,饮食健康
范绪箕教授家里没有雇保姆,只有一个钟点工每星期来简单打扫一下卫生。学校曾派一名校工给他打扫办公室,他谢绝了。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做饭、吃药、泡茶等都是自己做,每天出门前都会检查电和煤气有没有关好,一天不落。范老吃饭很简单,早上两片面包、一杯牛奶;上班路上在早餐店买两个荞麦饼或者包子带到办公室,午餐就是饼、包子和一些水果;他的晚餐比较“丰盛”,会自己煮些粥,再用电饭煲蒸条鱼或肉,再蒸上一些萝卜、土豆之类的蔬菜,有时还拌个黄瓜淋点儿麻油。“营养比较全面。”他总结说。
谦逊幽默,心态平和
上海交大为范绪箕教授举办百岁寿辰庆祝会,他发表百岁感言:“各位来宾、各位领导,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庆祝仪式太隆重了,把我说得太好了,我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好,不过我也不坏。”谈及传奇的话题,他又幽了一默:“我不是什么传奇,如果说到传奇,我现在还活着,应该算是一个传奇。”引来台下师生的一片笑声和雷鸣般的掌声。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当提到身体状况时,范老说自己患有各种老年病,比如冠心病、胃病、肾功能不健全等,“我不是钢筋水泥,当然也不是豆腐渣。”范老说他的父亲和哥哥脾气都比较暴躁,哥哥是半导体专家,去世时八十多岁。“他比我有成就,我比他长寿。”
范老乐于学习新事物,他认为是学习让他心态平和。一位学生送他一台最新型号的平板电脑,他很喜欢,很多功能用一次就记住了。他曾经报了股票学习班,有朋友对此表示惊奇,他笑着说:“其实不是想学炒股,就为了解了解,顺便练练脑子。”
(Linda 摘自《饮食科学》2015年第8期图/陈明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