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萦绕
◎山亭夜宴

宋人不论男女老少、贵族平民都喜欢戴花。花分为生花和绢罗花两大类:生花就是真花,城郊有专业的花农种植;绢罗花是用绢罗为材料制作的仿生花,工艺精密。大城市中还有专门制作面花儿的作坊。女子在脸上贴各式面花儿是大唐的风尚标识,到了宋代更是登峰造极。
宋朝时期,海上贸易繁盛,名贵香料源源不断地入境,于是流行起用香料做的面花儿。宋人陈敬的《陈氏香谱》中记载了“假蔷薇面花”的做法,配料有“甘松、檀香、零陵香、丁香各一两,藿香叶、黄丹、白芷、茴香各一钱等”,一共十味香料。所有配料研成细末,用蜜调成小花,晾干后就成了香味浓郁的贴面花钿。
面花儿的背面一般涂有鱼鳔胶做的“呵胶”。呵胶的特点是遇热即溶,化妆时呵口热气就可以将面花儿贴在脸颊上,卸妆时用水一洗,面花儿就落了,就像现代的假文身。
宋朝女子平时喜欢在发髻上插花,如茉莉花、白玉兰之类。赵官家举办派对时,按惯例是要赏赐群臣戴花的。赏赐的花叫御花,根据派对、节日的不同,花的材料、颜色、数量也不同。每年三月,赵官家都要带着群臣去金明池散步,会给宰相以下的官员赏赐鲜花,君臣一起簪花把家还。
洛阳盛产牡丹。每年春季,城中的人都爱插朵花在身上,哪怕是一个拉太平车的大爷都有可能戴着一朵花。
贵族阶层更是嗜香如命,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熏笼是家中必备品,专门用来给衣服和被子薰香。薰笼由竹片编成,形状像敞口的竹笼,可以倒扣在炭火上。薰衣前,将香料制成的香饼、香丸等放到炭火上的香炉内,同时将衣服濡湿,这样容易“穿香”。熏衣时,在衣服下放盆水,除了增加湿度外还可以防止衣服沾上炭火焦味。
要是这样薰过的被褥的香味还是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就会在被衾中燃香,工匠们为此设计出可以置放在被子下的镂空金属香球。当人躺着睡觉时,被子里暗香浮动。薰香的原料十分讲究,不同时辰、不同场所、不同情境要焚不同的合香制品。夜晚,床帐里焚香有专门的“帐中香”、“鹅梨蒸沉香”等,是颠鸾倒凤的必备佳品。
香球风靡大街小巷那会儿,宋室亲贵女眷乘车出行时,左右各有一个婢女手持香球随行,贵妇们甚至会在袖子两边各藏一个小香球。
由此可见宋人对花香的喜爱。
(摘自《宋朝娱乐频道》北方文艺出版社图/全景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