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写邮件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3190
◎林风

  写邮件

  ◎林风

  

  我刚到英国留学时,某次去导师办公室辅导论文。其间,导师说:“你稍等一下,我邀请了另一位老师来一起讨论,他还没到,我查下邮件看他是不是有事来不了了。”

  当时我就很纳闷,打电话不就行了?写邮件多耽误事啊!

  后来我才渐渐意识到,西方和中国社会的人际沟通方式是非常不同的——欧美人,尤其是在职场上,最多使用的还是电子邮件,不像中国人更喜欢“快捷”的途径,如电话和微信等。

  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西方有比较清晰的“个人”和“工作”的界限,而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则相对模糊。

  写邮件是一种礼貌和相对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沟通方式——对方可以仔细思考后再回复,不至于在忙碌于其它事情的时候被迫接听你的电话,仓促之中给出不慎重的回答。甚至在别人专注于工作的时候,突然之间电话或微信铃声响起,这种行为本身也会被认为是一种“骚扰”。

  这也是为什么去西方旅行的中国人常常会发现人家的公共场所特别“安静”的原因。即使是必须打电话,人们也会尽量避开人群,压低声音讲话,以免打扰到别人。

  此外在欧美,手机的私密程度跟在中国也是不一样的。仍然有不少西方人信奉工作与生活应该严格分开——手机是家人和亲密朋友才可以拨打的,工作上只用邮件。所以他们同事之间不知道手机号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目前中国职场上,同事之间手机、微信、微信群这样“无死角” “全方位”的沟通方式在西方是有些不可想象的。

  当然,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不同的国情。而在国外学习工作,需要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就是写电子邮件。

  写电子邮件并不是讲完一件事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很多技巧,比如如何使用最合适的“客气话”跟不同的人说话(老板和下属、陌生人和熟悉的同事,都不相同),如何做到既简洁又表达所有想表达的意思,如何给对方留有余地,等等。写邮件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

  相比之下,我有时候觉得中国人抓起电话就问的方式反而可能更轻松一些。

  不过,社交媒体的冲击也在改变西方的“邮件文化”。《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泰迪·韦恩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名叫《献给长篇亲密电子邮件的挽歌》。他说,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电子邮件越来越短,直接通过社交媒体留言的方式越来越普遍。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第29期 图/李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