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好学校背后定会有一个好校长,好校长一定会具有较强的领导力:思想上的引领、行动上的调度、关系上的协调,着重体现在“六个度”。
一、积极进取的态度
“领导”故名思义即为引领向导,在前为引领,前面做向导。校长必须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勇夺第一的心态。态度决定高度,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就会趋于平庸、甘居落后,就不会调动积极因素主动出击,就會错失良机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积极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表现,如开会坐前排、会议勇发言、对上级指示能迅速作出反应等。
二、广博意见的气度
优秀的校长是民主的校长,凡事不会独断专行,遇大事做决策前定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的心声。这一方面能接地气,表示对群众的尊重,培养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问题考虑周全,以免失之偏颇。其中明智的校长甚至会有意听听反面的意见,以防纰漏,更为今后开展工作遇到阻力时找到思想工作的切入突破口。征求意见可以是个别走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对象,对于他们的意见不要轻易的作出肯定或否定,以可以问卷调查、会议座谈等形式,当然在会议中可能会有一些人不是为提意见、建议而来,而是为发牢骚、唱反调、扰乱会场秩序而来,对于这种人领导者在开会前必须定出定好调,如“从学校大局、从学校实际出发而发表各自意见”,先定好调防止跑调,甚至在极个别人发言时可采取技巧“因时间关系,会议到此为止,有意见再单独汇报”防止负面言论占领阵地,涣散军心。
三、果断决策的速度
在广泛听取意见、民主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拿不定主意时,校长必须善于从众说纷纭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迅速果断决策,把握好方向,一锤定音彰显校长的魄力,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辩之中,浪费时间、贻误良机,也会让人觉得校长犹柔寡断、缺乏应有的领导魄力,更会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中引起内耗,闹出不团结的事来。
四、有效沟通的深度
尽管意见从群众中来,但决策不一定会让每个人满意,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进行有效沟通,向上级汇报,求得支持,获取“尚方宝剑”;对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对群众教师要做深度的思想沟通工作;曾经提反面的意见的同志就是我们沟通的重点对象,向他们讲深讲透为什么要这般决策,而不那么决定,以便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即使得不到支持,至少不会再强烈反对。有时候为慎重起见,在正式宣布决策之前,要以非正式非“官方”渠道“放风”出去,观察群众的反应,以便进一步沟通和优化策略。一旦扫除明显“障碍”时机成熟之后,在会议上予以公布。公布时可借上级指令、形势所迫谈其必要性,政治任务是无价可谈的;借决策的价值意义说其重要性,毛泽东曾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八方云集响应,原因即在于此;借道理、规律论其规律不可为,而后呐喊几声加油鼓动大造声势。
五、布署施行的力度
首先制定计划策化方案。万物皆有规律,凡事要讲方法,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方法思路正确、合乎规律事半功倍。因此做事情不要拿来即干,必须寻找方法。方法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流程化、定量化。一事一案,案案定量,环节到位,依案行事。凡事太复杂了,说明“方法”没找准,其内在规律必须重新探索。
其次调兵遣将知人善任。人是有差异的,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一种丰富。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做他自己所喜欢的事,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不能知人善任是领导自身能力不足的表现;把不同的人重新“排列组合”实现资源互补,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不能巧妙排列组合是领导布局设阵方法有欠。我们要克服“短板”,但短板不能与“烂苹果”混为一谈,作为一个领导,千万不能跟“窝囊废”过不去,不能跟“混日子”的人较劲,掌控主流即可成就大事,如果一味的跟“窝囊废”“混日子”的人过分较劲会削弱自己的领导力。
再次关注过程狠抓落实。亲自督遣相关的中层干部、得力干将指挥督促各项工作依计划、按流程落实到位,不折不扣,不流形式,不放空炮,否则一次不落实,成了纸上谈兵,二次不落实,领导成摆设,三次不落实,再无领导可言。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关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布局,确保工作落实执行到位。
六、建章立制的尺度
在决策后的施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措施必须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发扬光大,获取更好的效益;失败的教训和不良行为必须用制度来约束,规避风险。制度管人对事不对人,建章立制必须把握尺度,规章制度过松成了摆设,过多过严过细过滥,让教师一切均在“看管”下工作,对发挥主观能力性不利。制度能不与经济处罚挂钩,就尽量不要挂钩,与经济不挂钩又起到约束作用的制度才是上上之策。因为教师不是工人,学校不是企业,教育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劳力不劳心,教育效果不大,因为教育是项灵魂工程。
校长的领导力除了体现在“六度”之外,还体现在其它诸多方面,如语言表达力、捕捉信息的预测力、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工作之外的亲和力、把握关健细节的能力等都值得我们探索与锤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