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1125
岳芳羽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本文将就德育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德育为先;潜移默化;读文悟道;言传身教

  陶行知先生提出过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应先学会做人,再去做学问,德才兼备,才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成功的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传经送道,不是简单地说教,也不是一味地批评责备而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不露痕迹的教育。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深挖教材,文道统一

  语文教材,内容极其丰富。有记叙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崇高品质的生动故事;有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爱国爱民之情;有揭露旧社会的黑暗腐朽,歌颂新社会光明等。大多数篇章思想性很强,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可挖掘的德育要点。在语文教学上应该有深度,又外延地寻找德育内容,再通过教学感悟形式传授感染学生,让学生慢慢融入思想,再转化成为内因——自主行为实践,形成良性循环,那么中华民族的精髓——道德品质,才能得以延续。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按照不同的体裁内容,“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当读到父亲那肥胖的身体蹒跚的走到铁道边,为儿子买桔子那一段时,我请同学们举例谈谈父亲都为你做了什么时,有的说,父亲不顾寒冷送我上学;有的说父亲为我修理自行车;当两名同学描述感人的情景引起其他同学共鸣时,我放了一首崔京浩唱的《父亲》,孩子们哭了,我也知道,很可能这节课他们没有学会用动作,甚至是用几个经典的动词来刻画人物形象,但孩子们知道了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要学会去爱别人,感激别人。

  二、品读经典,读文悟道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并指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有着非凡的感人力量,因此,阅读时应让学生“口咏其言,心悟其文”。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这里有心游万仞、情寄大鹏,翱翔九天,处浊世而不改,清洁自守的庄子;有与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内心充盈着强烈的激愤和忧郁披发行吟于泽畔的屈原;有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气谱写动人壮歌的文天祥;有在异族统治、故国陆沉的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举家食粥、困顿拮据仍倾尽心力,为天下情才兼擅的女儿们泣血放歌的曹雪芹,还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那空山新雨后静立的王维,那山光水色中流连的李太白,那赤鼻矶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啸的苏东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的星辰都在这里汇聚,他们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洋溢着永恒的魅力,是人类骄傲的资本。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方法一:深入挖掘,学会“小中见大”。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朱自清的《背影》取材并非“高大”却令人潸然;魯迅通过《一件小事》进行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足以提示我们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不能采取浮光掠影的态度,要学会“小中见大”,要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人生。例如:由大量共享单车遭人为破坏严重,联想到提高公德意识,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从秋风又吹,空塑料袋在空中飞舞想到白色污染,进而联想到保护环境;从制假造假泛滥现象意识到法制的健全与社会机制的完善等等。

  方法二:名言、谚语、成语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品评、理解、感悟,并让其举生活实例加以印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例如:成语接龙的游戏,在游戏中同学们积累了大量成语,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体味着祖国语言的精深,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方法三:教师提供某些具体物象,让学生展开类比联想,联想人生,感悟生活。感悟是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本质的顿悟与认识。以“手表”为例,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触发学生的不同感悟:由手表的指针总是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可以悟出:人生不能象手表一样永远的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由时针、分针、秒针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又可悟出:现在的社会、将来的生活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创辉煌。

  四、改善环境,言传身教

  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校园环境,还有家庭、社会环境,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我们应抓点滴,抓时机的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和家长都具有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就会对学生的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这样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如果每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卷美丽的丝帛,那么,他的品德就是织就他人生的经纬,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他的人生只会是一团乱麻。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通过多方面、全方位、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相信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造就出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