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国际化背景下“特色课堂”的建设,我以为应有三个层面的特色,即学科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色。只有这三个特色水乳交融、合为一体时,才是真正的具有特色的课堂,要想建成“特色课堂”,需要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像我们建公路、铁路,从A地出发到B地,改革是路径,到达B地即努力培养学生发展能力才是目的。那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能力的人那?我以为是具有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人。以下就从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所做的一些实践、教训及反思。
一、自学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自学”定义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会不会自学,就决定了他能否在21世纪生存。未来社会,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将成为历史。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仅是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20%,其余80%需要靠自学来获得。因此,在未来社会,一个人的自学新知、获取新技能的能力将是决定其个人命运的基本素质。不难想象,在未来社会中,一位不会自学的新文盲的处境。“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可见自学是多么重要的一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自己的三亩七分地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一能力。
因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自己的课堂,应该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当学生在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才能真正达到自主开发的目的。
在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规划、组织,并进行自我知道、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会把自己视为有能力的人,进行子饿哦激励和自我鞭策: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
以小说为例,必修教材共选了中外小说6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边城》《装在套子里的人》。在讲这些小说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小说,将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对人物、技法、情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后,老师再进行引导和分析。要先让学生自主的学,然后老师再教。
诗词鉴赏时,告诉学生可以运用知人论世、联想想象、意象意境、吟咏诗韵的方法,先自己理解和品味,不能理解的地方,合作交流,然后老师再来重点品读,帮助学生逐渐的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文言文教学就更要如此了。必修教材共有14篇古文:有古代叙事散文3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古代抒情散文7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归去来兮辞》《腾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古代议论散文4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任何一篇古文对我校学生来讲都是有难度的,所以先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就显得尤为重要。连意思都不明白,理解就更谈不上了。在走这第一步时,形式可多样。可让学生把翻译内容写在本子上,可标示在书上,可同桌口头翻译,然后选一代表上台展示,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翻译,可小先生示范翻译。需要说明的是这第一步要学生自己走,自己学。哪怕摔跤哪怕沮丧,都要老师相信学生会自学,能自学。就像妈妈相信,总有一天小宝宝会自己走路一样。
二、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共同合作质疑解疑,来共同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只有在学校里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与他人合作、和睦共处的能力。既然要合作就涉及到分组问题,那么怎样划分学习小组更为恰当那?
1.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
合理分组是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多数老师都是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热闹,但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可以有多种形式,但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竞赛。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话题,开展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2.探究能力。
“探究”,是指把学习的过程分解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能否持续发展也就不言而喻,
学校是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地方,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以育人为天职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學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比如:压缩课堂集体授课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思考空间还给学生,直至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大力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学习惯和合作习惯,逐渐过渡到让学生养成课外自学习惯与合作意识,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实现新课程专家所追求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方式的形成,以让学生在学校就获得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至少赋予他们继续升学的学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