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大计。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会孩子们读书、写字甚至做人的道理,解决生活中的无限问题,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等。本文通过对有关学校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相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提出改革措施,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促进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的相融合,科学利用学前教育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前教育;融合
学前教育教学是孩子走向学校的一个基础阶梯,为孩子的世界打开一扇大门。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会孩子读书认字的能力,从而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这其中将更多的责任施加于幼师身上,所以在高等学校幼师教育中要积极探索注重对幼师专业学生的教育,促进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幼师生的综合素质,以促进现今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相融合的现状
目前高校教学还是深受中国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教师对语文教育没有进行准确定位,往往只注重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学习,语文教育只注重对语文汉字、课文等的掌握、背诵,教学方法及目标,和高中无异缺乏创新性,没有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天性,比较少的综合到学生们的专业性质和以后的工作,因此本专业的学生们不能有效的将语文教育融合到本专业的综合学习中去,对以后的工作也产生影响,以致于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孩子未来全面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提出有效方法促进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相融合
(一)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往往会分成两个极端:(1)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中语文学科不重要,以后工作中接触的都是小孩子,主要是舞蹈、音乐、手工课程等,稍微有些语文常识足够应付了。(2)以后接触的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必须要有扎实专业的语文基础知识。其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加需要综合能力,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对职业的热爱和责任。因此学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注重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首先学科教师应该明白自己学生日后的工作特性,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语文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教师意识,注重工作技能的培养。例如,强调规范用语—普通话;组织讲故事、诗歌朗诵、唱儿歌等活动,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我;多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绘画、小组讨论、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知识能力。在考核中适当减少背诵题目,增加实践考核。通过这些改革,学校语文教育教学得到有效发展,与学前教育有机融合。
(二)改变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的评价方式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们的考核还是标准化考试。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现在市场经济下对幼师人才的实际需求。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师,我认为本学科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们的职业特点,突出学生们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从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1)评价内容综合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对语文学习存在偏见,我们可以综合学生们上课表现,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作业等综合情况来进行考核,这样任何一方面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从而得到激励提高学习的兴趣。(2)评价方法多元化。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没有传统高考的限制,对语文成绩的评价方法可以充分考虑专业的特点,使之自由,实用。比如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都可以作为评定其语文成绩的一部分。(3)评价主体多样化。一般情况下评价都是任课教师单方面的,往往会有很多片面性。为了更好的发现学生们的潜能,可以让家长、用人单位、学生自己、同学之间、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活动中,这样就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学生,更有利于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充分融合。
(三)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的有效融合
我们所接受的任何学科教育都是指向将来和工作的。语文教学也如此,是服务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又要联系学生们未来的幼师职业生涯特点,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高职學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很快将走向工作岗位,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学生们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尤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教学。教师应该联系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实用”,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目前情况来看,学生们的这些能力还是欠缺的,张嘴无话可说,对于传授知识没有思路。所以,开拓思路是教师指导学生的关键,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展模拟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课堂上情境教学,模拟幼儿园的教学情境,有人扮演幼师,其他人扮演幼儿,让学生在有趣的氛围中,积极参与练习,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从而提高能力。并通过课堂实践,充分利用语文资源,努力构建一个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
三、小结
针对当前有关学校语文教育与学前教育相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育更有实用性,使之真正的达到应有的效益,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素养更好的服务于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 仝庆华.语文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和谐统一[J].职业.2017(8).
[2] 徐丽娟.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有效教学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