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诗和远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1085
龚诗琪

  当《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时,中国人的读书现状也引起了国人的自我反思。“快餐式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人们急于抓住每一段碎片时间获取着杂乱的信息。地铁里、餐桌上、排队中,每个低头族都在不停地刷刷刷,生怕一秒钟会错过“几个亿”。“全国上下一片麻,不动笔墨不读书,成人刷屏不说话,少男少女进网吧。”读书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上!诗词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上。这虽有些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但无论是从国家行政层面,还是家庭教育层面,还是个人修养方面,都不得不重新审视阅读的价值。

  其实,我泱泱中华自古就是一个阅读大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是庸俗化功利化的读书理念,但足见读书是古人改变人生现状的必要途径;“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等朴素的阅读理念,足可见古人骨子里多么重视阅读。难道,现代中國人就全盘否定阅读的价值?非也!只是,文字世界的魅力怎敌得过立体生动、简单直接的多媒体世界的诱惑,世界被一“网”打尽,这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文明的退步啊!

  那么,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是否就是阅读的主力军了呢?不,除了无穷无尽的刷题,周末上辅导班,一有空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是打游戏,就是追明星八卦,什么时候手中捧了一本书?有书也是教辅资料!你问:为什么不读书呢?他说:有空吗?有用吗?是呀,阅读没什么用场,你读了司马迁、曹雪芹、莎士比亚、泰戈尔,高考会给你加分吗?确实,阅读在功利的现实面前,它是慢效的,是多余的,在有些人看来甚至有害的。

  哎,如今的学校教育,口口声声高唱着素质教育的赞歌,但实际行动上,唯分数论,唯高考论依然甚嚣尘上。在各学科剧烈的竞争中,在考分上从不占优势的语文学科早已被边缘化、弱势化、豆芽化。阅读已被繁重的学习挤压得奄奄一息!

  但是随着老师们的理念转变和教学的渗透,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召唤文化回归的综艺节目的火爆,我们很多的同龄人已开始在学习之余,捧起书本,渴望成为下一个“武亦姝”。武亦姝曾说:“文化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烙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中秋,我们会想起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我们以“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纪念屈原的诗魂;春节我们吟诵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我们从小每个人都有被父母搂在怀中,诵读“三百千”的温馨记忆。是的,“文化的烙印”、“文化的基因”一直都留存在咱们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只要基因还在,阅读记忆终将被唤醒

  于是,我们有了阅读的渴望,那我们读什么呢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也就是说,开卷得有益。而开卷真的必须有益,有目的的话,小朋友们也许又望而却步了。那么,我们能盲目乱读吗?不能!阅读,并非乱读、滥读、误读,那些为了商业利益、赶时尚潮流的网络文学、仙侠小说、穿越小说、玄幻小说、二次元漫画以及庸俗、低级趣味的市井文学等伪文学只会让涉世未深的我们走上思想的迷途;只有那些人类文明中沉淀下来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的精华才是阅读的精神源泉,才能修复我们的文化基因,带给我们心的历练和美的享受。

  笔者从小就喜欢读书,而我选择的阅读范围非常直接,那就是读语文课文相关的书和读语文老师推荐的书。小学读童话寓言类,读唐诗三百首,读郑渊洁,读曹文轩,读沈石溪;初中读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中从教材的“名著导读”推荐的开始,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高老头》《古文观止》等,接着读史,先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读前四史。如果史书经书读起很枯燥时,可以同时读些同学们喜欢的畅销书,如《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解忧杂货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皮囊》,也可以读些人物传记,如《苏东坡传》《曾国藩传》《乔布斯传》等

  但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是时下我们高中生真实的生活现状。阅读,似乎已是镜花水月,但无论形势多么严峻,一个渴望热爱阅读的人也应在有限的时间里,见缝插针地在应试的夹缝里去寻找阅读的机会。

  阅读的时间在哪里呢?一是利用好早晚自习、课间十分钟、晚上睡觉前、上学放学路上的公交时间等时间的边角料,二是利用好寒暑假、黄金周等大长假。时间如海绵,挤一挤总是有的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我们每个人精神成长之源,也是写作之源。如果功利一点,通过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写作,在阅读的书籍中我们可有以下四借:一借语,即词汇佳句,培养语感;二借事,即名人轶事、各类事例;三借技,即写作技巧,行文技法;四借意,丰富思想,增长见识。尤其是第四借,可以让我们在阅读中丰富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终身受益。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也许不能改变整个中国的阅读现状,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多一份努力,就不会让自己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就能让民族文化基因传承下去。

  真的,同伴们,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题海和高考,也有诗和远方!当别人面对长江黄河时,只会干叹一句“黄河真黄”“长江真长”时,而你想的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当你孤单失意时,想的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不是:蓝瘦,香菇!

  阅读不会为你替你整容增颜,却可以让你气度非凡;阅读不会在你购物时为你打折,但不阅读的人生就会大大打折!

  所以,当别人急吼吼的向前跑时,而你,切记回身带上一本书!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