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9708
杨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的中啊哟环节,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全面加强对高中生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兴趣

  一、注重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发,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早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也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动力保障。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如实的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方式有许多,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钢针扎气球:吹胀气球,用钢针慢慢刺入气球,针插入了一半,气球竟然没有爆裂。再将气球在空中摇晃几下,插在气球上的钢针也在空中摇晃,可气球还是没有爆裂。接着,将钢针慢慢拔出,气球仍没有爆裂。又将钢针尽量从原插入孔插入,气球还是完好无损。利用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有效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教学氛围,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由于物理的规律和概念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使之充分经历实验问题的提出、研究、总结、新问题的提出等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是教学的重点所在。高中实验探究教学的重点强调的是“探究”而不是验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全身心地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和实验技能,学习的情感和意志,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才能得到培养。此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尽量将演示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手脑结合,大胆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将“力的合成”改成“探究分力與合力”的关系。在进行试验时,老师先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在老师指导下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在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促使了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可以用“实验——分析——再实验——再分析”,这一教学模式来体现。

  例如,“平抛运动”一课,教学中通过曲线运动的知识点回顾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平抛运动。学生可能会猜想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与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这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利用实验仪器“平抛竖落仪”进行验证,分析出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这个演示实验不但揭示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学生进入相对思维兴奋状态。然后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设计实验积极进行验证,学生得到结论。教师只隐在学生的思维过程后面,在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时进行技术上的或是理论上的指导。

  接着再做一个实验,将平抛运动与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进行对比,这时学生自然地会想到如何将这一曲线运动分解,学生运用推理自己解决了问题。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知识逐步过渡到理性知识,它符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规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教学内容中有具体的、有抽象的,而且是从具体出发,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就能攻破难点。因此,学生对于从实验推得的结果,能够获得深刻的印象,对问题的理解比较透彻。

  四、注重简单性和实效性的结合

  简单性和实效性相结合,要求我们的实验,取材简单,源于生活;装置明了,操作方便;重点突出,现象明显。

  我们的实验教学不同于科学研究,通常实验教学注重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注重的是实验的过程。有时,先进的方法或手段,在教学实验中未必合适。在实验教学中,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手段,更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仪器和实验的过程。如果在操作中机械化成分多,反而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预期目标。著名物理学家朱正元先生说:“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他提出了因陋就简、器材代用的可能性。但是,简单并不一定具有实效。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切实做到简单性和实效性相结合,这需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和钻研的精神,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新颖实用的实验。例如,在“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教学中,我们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透明容器(中间及边缘分别固定一根铁丝)放在一块圆柱形磁铁上,往容器中倒入水,撒上碎纸屑,接通电源,没有明显的变化。再往水中加入食盐,再次接通电源,可以看到碎纸屑往同一个方向旋转起来。能很好的解释定向运动的微观离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这个实验取料简单,构思奇巧,充分体现了简单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优点。本实验在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福建省选拔赛时,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实验过程一定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改进和补充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丽娟.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吴海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行动研究[D].延边大学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