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具备一定的难度和较大的挑战性的学科,虽然物理直到初二才开课,但也是占据了中考成绩的一个部分,是中考考察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版块。物理考察的是学生的理科知识和理科思维。而要想学习好物理,跟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息息相关。所以,初中生要想学习好物理,必须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策略
对于初中生来说,之前没有接触过物理这个科目,还算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从我们的生活中又能在很多方面寻找到物理常识和物理规律。所以,学习物理,获得物理知识,训练物理思维十分有意义。在此,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我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深入解读教材,注重夯实基础
学习任何课程,都需要把最基础的课本给掌握好。只有立足于课本,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给理解掌握和深化,其他的拓展训练才有可能进行和生效。所以学生必须对教材加以重视,注重解读教材。而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学生往往忽视物理课本,认为课本上的东西太过简单。但是教材上的内容才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学生必须形成立足课本的意识,准确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真正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够使自己能够深一步地挖掘与探索。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而在这个概念中,学生还需要注重把握“位移”的含义,它需要学生注意到位移是指跟物体原来的位置进行对比,并且看物体是否进行了位置的改变,和运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俗话说“百变不离其宗”,物理教材就是其中的“宗”了。只有形成学习课本的意识,注重对课本进行解读,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举一反三,初中生才能对物理知识进行变通,从而提高物理成绩。
二、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步伐
要说学习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是不容置疑的。一切学习物理解物理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都是最先通过老师来传授的,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上课听老师讲解,跟着老师思路走,学生才能弄清楚如何去读懂题目,明确题目的考察点,理解题目的意图,才能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解答最基本的物理题。上课认真听讲,还能抓住老师在课上教授的一些解题技巧和简便方法,并且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和物理逻辑,对自己的长期的物理学习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候,一旦错过了老师讲课时提及的知识点,要想再去赶上老师的步伐和节奏就具有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一连环的理解困难和障碍,就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极负面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物理实验方面的,实验有许多注意事项,如果不注重听老师的讲课就会忽略这些注意事项,那么在实验中就很有可能造成意外。试想,因为一时的失误而导致长期的学习混乱,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步伐,十分重要。
三、课后加大练习量,见识多种题型
要说学习物理,多做题多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掌握的物理公式、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运用正是通过物理题目来体现的,学生正是在练习物理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那些深奥的公式原理等的记忆和印象以及促进对它们的理解,从而明白物理的深层原理和内在含义,获得解题的规律和技巧,以此提高物理成绩。并且,物理题库中的题目数不胜数,不可能做完它们。这就需要先去大量做题,多见识一些题型。在对题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通过询问老师,接受老师的指导,去选择一些典型的题型,并且制定练习计划,有规律有步骤有目标地练习物理题。而不是盲目地大量做题,没有针对性。有了计划性的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物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物理学习。
四、成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任何事情,单以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它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合作了。有句名言叫做“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可见团队合作的力量之大。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课程中,学生就可以采取小组制的学习策略。学生可以自行寻找学习伙伴,注意科学均衡地搭配好组内学生成员的物理成绩和物理水平。这就需要一些不同水平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即使有些同学物理成绩不够好,但是他们对于物理问题进行思考的方式還是有特别之处的。对于物理课上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是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的。比如说在进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时,这就是需要小组内成员共同的协作的。一个同学拿小车或者小球控制它的运动的时候,另一个同学就可以在旁边记录有关的数据。另外,在进行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实验时,也是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的。这样做起来不但能够让实验有序进行,还能培养学生自己的合作能力,进行一帮一辅助学习。
五、总结
物理学习任重而道远,学习好物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高考分数。物理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存在于工作中的多个领域。所以,高中生需要运用正确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去学习好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