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在百度的解释就是,泛指一切给予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拥有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在班级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行为习惯比较特别,甚至可以说是顽劣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给孩子正能量。
阳阳是一个挺特别的孩子,脾气极其暴躁,约束力很差,与同学闹点矛盾就恨不得把别人揍扁才解恨。几乎每天都有同学来告他的状:“老师,阳阳无缘无故骂我傻B。”“阳阳没写语文作业。”“阳阳不搞卫生跑走了。”……每次你跟他讲道理,他好像都懂,但从不改正。记得刚接班不久,一个星期五的中午,我让孩子们排队去上电脑课。突然,坐在窗边的阳阳暴跳着跑到走廊,抓起一个男生——小希的衣服一把把他举起来,满脸愤怒还咬牙切齿的大嚷。我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可他完全失控,满脸通红,还在当着我的面对着小希挥动拳头,恨不得把他吃了似的。我只好轻轻地说:“你先静一静,让小希把事情告诉我,等下你再补充。”原来,刚刚他把头伸在窗户边,小希没注意就推了一下窗户,撞到他了,弄疼了他,所以他很气愤,要收拾小希,其实起因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什么这个孩子却如此反应,带着暴力倾向呢?于是,我约了她的妈妈。妈妈说,自从去年生了一个弟弟后,这个孩子就性情大变,几乎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很倔、很顽皮,还有几次离家不回。在跟他妈妈的谈话中,我发现他的妈妈很强势,总在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别人家孩子多么多么听话。我决定跟孩子聊一聊,我把他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一起坐下来,问他:“阳阳,听说你有一个弟弟,你每天回家都逗逗弟弟,陪他玩吗?”他说有时会跟弟弟玩,有时会把他逗哭,妈妈还批评他欺负弟弟。我跟他聊了很多,他很愿意说。后来,聊到了他的妈妈,我说:“你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也很辛苦的,你要尊敬妈妈,帮妈妈分忧,妈妈不是不爱你,只是弟弟还小,需要更多的照顾。”孩子突然很委屈的样子,说:“我做错了事,他们就打我,骂我,叫我跪到楼底下,还叫我滚……”说得很激动,眼泪都出来了。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背,说:“哦,是这样啊,那我跟你妈妈谈一谈,讓他们以后注意方式方法,不过,你也要听大人的话呀!”他点了点头。此时,我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性格更多的是他父母的教育造成的。
我跟他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告诉她:第一,弟弟出生后,没有关注好阳阳的心理,孩子担心父母只爱弟弟,不爱自己了;第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他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方法,就是父母对他教育的缩影,对孩子疏于管理。他的妈妈也答应以后多注意这两个方面。孩子的父母已经给了孩子无数的“负能量”“负强化”,作为老师,尽管天天听到别人对他的告状,也很烦,但我还是悄悄地对自己说:“多给他正能量,发现他的优点。”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家长对子女的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和他的父母也约定好:不断反思和调整教育方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滋润孩子的人格,呵护孩子的成长。在弟弟面前还要互相平等,不要让阳阳觉得妈妈只爱弟弟自己。
以后,我开始用放大镜去发现他的优点,早上,他在校门口见到我,响亮地叫了一声:“王老师好!”我回了他一个笑脸,说:“你真有礼貌,我喜欢这样的你。”他很开心。一天早上,我见到他站在一楼架空层认认真真地戴红领巾,忙走过去:“你很棒哎,担心扣了班级的分?”他点点头。我和他一起上楼,进课室。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让全班同学把掌声送给他。对于当他偶尔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我在与阳阳相处的过程中,尽量与他多接近,利用他喜欢的东西或者一些表现与他多沟通,同时给予他最大的帮助。经过一段时日,我常常发现一些他这样的小优点,总是及时肯定他,之后和他约定,给自己画一棵大树,每一个好的表现就在树上画一个果子来奖励自己,比如,一天没跟同学闹矛盾,早操不讲话,放学排好路队等,看看你能不能让自己的果树长满成功的果子。渐渐地,树上的果子多了些,来告他状的孩子少些了,上课他也能认真些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在表扬他的同时,我把他表现的时间慢慢约为三天、一个星期才奖励一个果子。尽管他还有很多时候管不好自己,但他在不断进步着,他的正能量越来越多。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太阳,渴望自己能成为好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在身后的陪伴。“身后”就是站在后方,不是前方,也不是旁边,就是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接纳他的一切言行,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带给他们足够的正能量。“陪伴”是什么?是让孩子自己做主,但是需要的时候,父母在身边。所以,妈妈与其直接去关注学习和成绩,不如去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业余情趣与爱好,同时和她的父亲(其他家人)一起,给她创设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作为老师,面对一个令人头疼、缺点多多的孩子,我们应该用显微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夸大其辞”地表扬他,给孩子多一些正能量。正能量是孩子心头温暖的阳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