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灿若星河的散文优秀作品给一代代阅读者无尽的艺术享受。它形式丰富而灵活,或直接说出事件,人物,场景,情感,道理;或记载某个事件的经过与结果,说明人物的某种面貌和性格;或摹写某处定格的场景,表达作者的思想与内心。因此,历年中考阅读也多以散文为首选。学生作文也偏爱散文文体。在日常言语,文体应用,口头或书面都首选散文方式。可见散文教学是否见出了功效对学生影响巨大。但是在现实中面对不同散文文本,我们喜欢依照统一唯一的教学参考书,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作者思想、性格、才情做出标签式的统一阐释;无个性之见,无个性之言,味同嚼蜡。充其量只能自以为是地煽情,叠加赞誉之词或装腔作势地美读,以遮其丑。我们其实在死教散文,教死了散文。千篇一律的教学范式,漠视文体规律与个性差异,或者不能深入到散文言语之中而游离于说教,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有时所谓的深刻也多是标签式的空泛之谈。教学始终看不见“人”,不能区分此文与彼文,此作者与彼作者。正如机器人吃饭只做机械的吞咽,流不出人性的口水。当然不得“人”之滋味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教学散文?
一、发挥联想与想象,营造意境,进行鉴赏
托尔斯泰曾指出:“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没有情感体验,鉴赏主体也就难以走进作品的艺术境界。所以,别林斯基批评那些仅凭理性去理解作品的人说:“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趾头去理解作品更坏。”审美享受是鉴赏的根本标志。鉴赏散文通过“共鸣”“净化”“领悟”等心理,实现情感的浸透、人格的升华和生命智慧的飞跃。抓住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造境”。比如《风筝》一课的教学就可以一边“造境”,一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搭建语言平台,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调度学生用情感体验积极参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造境”不仅仅是作家的事,也是教者的事。一个词语的揣摩可以营造一种意境,一個问题的抛出可以营造一种意境,一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营造一种意境……大大小小的意境又营建着课堂教学意境。从散文鉴赏的角度出发,努力“造境”,就可以将散文阅读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二、深度透视,在鉴赏中提高审美趣味
散文鉴赏不仅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还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的审美情操和创造能力。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诗人。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她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美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我在教《风筝》一课中“品味人物”时,教师可以搭建对话平台让学生纷纷以告白的形式发出心灵的呼喊。课堂中的每一次呼告,都是他们青涩年纪上正在长成的襟怀。中考现代文阅读解答技巧就要求考生回答某些开放性问题时,语言要闪亮,修辞要恰当,富有文采。我们现在就有意识地链接中考,就为中考做准备。
三、要理解散文教学的深度诉求
面对各种文本,必须追问写作者的写作目的,追问因何而教。作者以及作为读者的教师与学生三方面关联若不探讨清楚,很可能产生对文本及作者的误读,甚至对学生的阅读与人生产生误导。比如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是要写一篇关乎荷塘的风景美文吗?如若不是,为什么要将其当作风景美文来教学?若只是纯粹的风景美文,恐怕许多文字应该被删节。因为在描摹风景之外,朱自清说了很多“废话”。他到底要表达什么?这个月光下的不眠之夜朱自清仅仅只是一个散步者吗?窃以为风景始终不是文本的主要内容,即使把它设定为教学主要内容,风景文字始终都是陪衬者。朱自清向来是描写自然景物的高手,但他绝不是一个纯粹的风景写生者,读者应该看到作者的内心旨趣和不便明言的思想。文本不及言说或不便言说的才是深度的存在。散文也如书法,有飞白;如诗歌,有空行。文字里的“空”绝对不可被忽略。《荷塘月色》在宁静与朦胧之外所浮荡的某种焦躁与不安,牢骚与不满,隐隐的身心之痛已然十分明显。为什么不去重视?如果故意简单处置,即是对作者和学生的双重愚弄,也是愚弄语文教学本身。
总之,我们在教学散文时,要用散文鉴赏开掘散文阅读教学的全新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紧扣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带着学生在文本多走几遍,在学生的生命中播下艺术的种子,打上一层最亮的文化底色,该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情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