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行思起手无悔 莫负如棋人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2481
“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看起来简单明了,其实涵盖了两个活在当下,活出自我的重要人生道理:想要成为更高的自己,可以通过读书,去发现古今中外的人生百态,嬉笑嗔怒。同时,也可以选择放下眼前的繁杂事务,走向开阔的天地,去充实自己的见地,感受春风化雨,夏荷蝉鸣,秋叶脆爽,冬松常青。就我而言,读史可以看走石飞沙,千军万马;读诗可以品味英雄美人,绕指柔肠;读小说可以看微观世界,百态人生。因此,读书成了我闲暇时间最爱做的事。

  2015年的寒假,早早写完作业,我照例开始搜寻起自己喜欢的书打算消磨一下时间。这时候,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進入了我的视线。最先吸引我的是“激流”这个暗含着波澜壮阔意味的题名。然而略略扫过序言和目录,我没有看到预想中炮火连天的场景。那么什么是激流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随着巴金先生来到了民国时期,走进了有着“高高院墙,考究家具,开满鲜花的庭院,花园里高山碧水,桥阁船舶……”的高公馆,在这三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巨著当中,真切地亲眼目睹了封建家庭“读书知礼,尊卑有序”的表面宁静与“奢侈糜烂,尔虞我诈”的内在纷争的二元矛盾,而觉慧、觉民等年轻人通过抗婚、出走等不同的行为,用自己的方式抗争着封建礼教和时代压在他们身上沉重的大山。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让我仿佛嗅到了那个时代腐烂的躯壳中长出的自由、民主新芽的芬芳。这一系列小说,用写实又充满艺术悲情的笔触,逼真地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对于中国青年民智、民情的开启,反映了新旧思潮尖锐的冲突与矛盾。

  激流三部曲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部《家》。在这一部当中,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三种人就已经崭露头角。第一类是竭力维护封建礼教和家族内部森严、僵化的秩序的家族老一辈人,第二类是如觉慧和觉民一般,痛恨封建礼教并坚定立场,用自己的一切行动表达对这个吃人的社会的抗争。还有一类是,同样不想为封建礼教所束缚,却不敢于直接抗争的。例如左右逢迎,事事实行“作揖主义”的觉新。

  第一类人最为典型的代表是高老太爷。表面看起来是道貌岸然的长辈,靠着在官场摸爬滚打置办了高家现在的家业。因此,在高家这个黑暗王国内部,享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用封建礼教和自己的意志统治整个家族。任何人行事只要挂上“这是高老太爷的意志”,便能横行霸道,怎么做就不算是犯错。

  说起第二类人,觉慧是我在整部小说中最佩服的人。在家族长辈眼中,他是个孤僻,一意孤行的破坏分子。然而他才是一个真正有担当,有自己想法的独立成熟的当代青年。他不但自己能够为自己的未来做主,更是通过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帮助他们觉醒。他的出走对觉民的抗婚和淑英的出走都有很大的影响。觉民就是被他感染和引导后,也成为了敢于抗争的人。他和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并有着共同的思想信仰,始终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断地与封建礼教作斗争。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三类人,其代表人物觉新是巴金先生落墨最多来刻画的主人公之一。作为高公馆的大少爷,他玉树临风,才华横溢,能力不凡,前程似锦,但他在封建礼教之前却选择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一味迁就成全别人,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让他丧妻失子,四面楚歌,倍受排挤,亲手酿造了自己的人生悲剧。即便如此,最后他面对悲剧的人生也忍不住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我不怕你们,我迟早也是死,我横竖只有这条命,我就拿来跟你们拼掉也好。你们开家庭会议,我不怕你们,就是要打官司上法庭,我也不怕!”

  整部书中,各个人物选择的人生之路不尽相同,或奋力抗争,或迂腐顽固,或骄奢淫欲,或愤然一生……无论最终选择了怎样的人生道路,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无悔抉择。这也是让人最为震撼之处。

  《春》当中,觉慧没有正面出现,他的精神却依然感染着年轻人们。《春》通过两个女孩一喜一悲命运的对比,反映出只有挣脱了封建礼教,年轻人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觉新的表妹蕙,由于父亲的贪婪而嫁给了荒淫的郑家孙少爷,嫁过去后得病,婆家也不为她及时请医生,最终抑郁而终。而淑英也面临着嫁给不爱的人从而为家族换取利益的命运,但她得到了觉民等人的帮助,离家出走逃到了上海。过上了自由而幸福的新生活。这本书影响了当时很多新兴女性,有一位女孩子就想效仿淑英逃出家庭离家出走,便写信给巴金征求他的意见,并希望能够得到他的鼓励。巴金表示,社会很复杂,离家出走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一来二去,二人熟悉起来,后来这位女读者也成为了巴金的妻子,她就是萧姗。

  《秋》给人是一种衰败和萧条,凄清和冷寂的意境,而我们的新学校则是秋景中硕果累累的收货季节,在这里学生便是果实,或瓜熟蒂落,或华而不实,作为师者必须掌握果实的成熟及饱满程度,针对不同的“果实”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即将瓜熟蒂落的要“培优保质保量”促其更上一层楼,对“华而不实”的要深入研究营养不良或是吸收不好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症下药,不断增强其成长速度,让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最终培养出优良的种子。在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春》里孕育,让所有的种子茁长成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当我们看到学校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成为“云南一流,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时,附中已是我们“其乐融融,和气致祥”的《家》。

  回首往昔,不免曲曲折折,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用别样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环境突然有了更多的激情和动力。行思起手无悔,我们绝不负如棋人生。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秋》析果实,《春》蓄力量,《家》喻户晓,所以我们无悔的选择了附中,我们要用无限的激情点燃教书育人的火焰,并义无反顾的坚持走下去,最终走上星光大道。

  作者简介:

  石兴翠,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年级组英语教师,10年教龄,联系方式:13638801261;通讯地址: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年级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