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言Opinion
拉响地铁健康警报
◎ 艾 理
目前,中国共有20个一线大中城市建设了地铁网络,11个二线城市的地铁正在规划中,现有的地铁总长度达到了2652.45千米,搭乘人员数以亿计。可以说,中国的城市交通已初步从“公交时代”迈向了“地铁时代”。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民意,其中提出了禁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的硬性规定。“地铁禁食”条款随即引发了广泛争议,与此同时,地铁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口罩VS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两细一味”。一是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二是以H1N1、乙肝病毒等为代表的细菌病毒。还有一类,则是让你难受的异味。细颗粒
地铁是空气质量的“重灾区”。因为人口密度大,通风效果差,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每分钟就有500万个小颗粒产生,如掉落的皮屑、打喷嚏的飞沫等。
伦敦国王学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本·巴勒特博士发现,地铁的污染颗粒物还有来自车轮与轨道摩擦时产生的灰尘颗粒物,而站台前就是最“危险”的地方。
细 菌
车站内,高度密集的人群释放出大量异味和二氧化碳,加之地铁环境气温、湿度“适宜”,又无日光照射,十分有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体组成人群,在地铁中积聚和流动,可能使肺结核、流感、各种皮肤病、乙肝、痢疾等传播开去。
异 味
除开颗粒与飞沫,车厢的异味对乘车人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中国人的餐饮习惯注定食物——尤其是早点——大多是有异味的。中国人口基数大,挤地铁的人非常多,地铁车厢内空间狭小,气味熏人在所难免。若是其中有晕车的人,闻到这样的异味,就很容易呕吐,这会让车内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专家建议:
根据本·巴勒特博士的研究,在站台上等车时,PM2.5的污染是最需要注意的,这时,PM2.5口罩的登场就必不可少。
在乘坐地铁时,乘客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细小颗粒物的危害较小,可车厢的拥挤、狭窄,会使得细菌和病毒的流动比外界更加活跃,因此,选用PM2.5口罩、N95口罩、医用口罩,防护效果比较好。
以下是目前主流口罩类型的防护功能图。
其中,“√”代表防护功能较好,“×”代表不能防护,“√”表示防护效果一般。
然而,如果口罩被呼出的热气或唾液弄湿,其阻隔细菌与颗粒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此外,戴口罩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容易产生呼吸道方面的问题。
墨镜VS视觉污染
在地铁车厢的昏暗环境中,循环播放的车厢广告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光污染。不少市民在接受调查时说,他们每天乘地铁出行,因此得每天忍受着地铁里各种商业广告的视觉污染,颇感烦厌和无奈。地铁站台上的广告大多是一些美容、减肥等女性用品,而且专选显眼的位置,令人无法回避。进了车厢,里面的电视广告也是频密而反复,非常乏味。
不论是静态的荧光屏广告还是动态的电视广告,它们所依靠的都是强光刺激带来的吸引力。强光刺激不仅会造成心理上的烦躁、不安,更有视觉和其他健康危害。荧光灯的频繁闪烁会迫使瞳孔频繁缩放,造成眼部疲劳,甚至使视力受到影响。强光刺激还会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专家建议:
对地铁里的光污染,有两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一种是佩戴墨镜与防护镜,一种就是睡眠眼罩。其中,眼罩推荐在上车落座后使用。
选眼罩也有讲究,最好选择天然、柔软的棉质产品。深色眼罩能起到更好的避光作用。
披肩VS冷刺激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冷气和暖气是人们选择地铁出行时的又一重要因素。夏季,很多中老年乘客原本有颈椎旧疾,如果脖子长时间裸露于车厢内的冷气中,局部肌肉会进行保护性收缩,以避免过分散热。这样,颈部张力便会增高,从而出现力的失衡,导致颈椎间隙变窄,神经、血管受压,增加颈椎病发病的危险。
如果你喜欢在地铁上小睡,感冒等疾病也容易乘虚而入。
专家建议:
感到车厢内冷?没关系,一块不大的披肩就能解决颈肩部的保暖问题。对于男性来说,简单地竖起并扣好衣领或选择一条朴素的薄围巾,可达到阻挡冷风侵蚀脖颈的效果。
耳塞VS噪音污染
2013 年7月,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将莫斯科地铁公司诉至莫斯科地方法院,理由是地铁内噪音太大。为获取证据,协会特地在贯穿莫斯科南北的7号线地铁内进行噪声试验,测得数据为102分贝。这一结果表明,莫斯科地铁的噪声已对乘客的听力产生威胁。在声学上,声音达到50~60分贝就属于较吵的环境;声音达到70分贝就属于噪声级;噪声达到80~90分贝,人们就会听不清彼此的说话。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署的噪声指导标准,在10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普通人待的时间不得超过90秒,否则会有损听力。
地铁运行时带来的噪音,从地铁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健康隐患。我国的地铁系统虽然没有俄罗斯的地铁系统陈旧,但城市之间也存在降噪处理水平不一的情况,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在70~80分贝左右。为了不受干扰,人们通常喜欢在乘车时插着耳机听音乐,并且容易在无意识中将音量开得很大,不知不觉中超过100分贝。长此以往,会对内耳听觉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引发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
专家建议:在车厢里,如果想拒绝各种各样的噪音,隔音睡眠耳塞是个不错的选择。
隔音睡眠耳塞主要用于安眠,所以隔绝噪音的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它由柔软的慢回弹材料制成,抗噪功能基本能达到甚至优于硅胶耳塞,因此质量比一般的劳保型耳塞要好。
作为新概念产品,隔音睡眠耳塞也是需要鉴别的。如果耳塞的质量不达标,则起不到安眠的效果。
如果想在地铁上享受音乐,除了选择品质有保障的耳机外,听音乐的时间和音量都应该适宜。音乐的音量最好控制在40~60(20%~40%音量)分贝,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此外,每天使用耳机不宜超过3~4小时,最好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儿。
台北捷运——文明社会的缩影
作者:余少镭有人说过,一座城市是否跟现代文明接轨,和城中有多少世界第几的高楼大厦无关。看什么呢?一看公厕,二看交通。此次赴台,我几乎天天搭捷运,它让我感叹:台北是怎样的一座文明城市,台湾又是怎样的一个文明社会。
首先,无论大小,台北所有的捷运站里都有洗手间,乘客完全不用担心内急,更不会出现小孩在车厢里大小便的情景。站台的咨询台备有急救箱,里面备有常用药、绷布(绷带)、立时贴(创可贴)等,旅客如有需要,可随时免费取用。前几天,我跟朋友骑车去淡水,不幸摔了一跤,右臂擦伤,就在淡水地铁站享受了急救箱服务。
台北捷运的车厢内外都有明文规定——不得饮食,喝水和嚼口香糖都不行,但没看到有罚款或其他惩罚规定。嚼口香糖的一个都没有,喝水的倒有一个——不好意思,正是在下。那天,我从忠孝新生站进捷运,等车时口渴,忘了规定,拧开瓶盖就喝。这时,立马有一个男人过来,细声对我说:“先生,不好意思,这里不能喝水的。”我脸上一热,赶紧道歉,而他却像自己做错事一样,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走了——这是为我保留颜面。
至于排队,就更不用说了。候车地面画有白线,基本没人站在线外的。上下捷运站的自动扶梯,所有人都靠右站成一排,空出左边让人通过。很多时候,左边根本没人走,也从不见有人站着。
更让人感慨的还是在车厢里。台北的公交车与捷运每节车厢都有几排座位,用深蓝色与其他座位区别开来,上面标着“博爱座”——给老弱病残人士坐的。在台北那几天,我从忠孝新生站坐到淡水站,一位阿婆坐在博爱座上,她旁边的位置一直空着——再多人站着,都没人去坐那个空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