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見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
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索,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
课文是学生习得知识、积累语言、形成技能、获得方法的重要凭借,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原则。由于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获得的信息、产生的疑问也不一样。所以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朗读实践后,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针对课题质疑
“题好一半文”说的是写文章时命题立意的重要。“以题统文”说的是读文如能以题意提挈则事半功倍。两者说明了题目对文章的举足轻重。可见,教师应当以审题为契机,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称象》时,让学生读课题并想想,你觉得课文会告诉我们哪些问题,让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引导归纳为:⑴谁称象?⑵什么时候称象?⑶为什么称象?⑷怎样称象?⑸称象的结果怎样?又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⑵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⑶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⑷小蝌蚪找妈妈时碰到了谁?⑸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这样让学生质疑,可充分剖析课题与课文的画龙点睛之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二、针对句子质疑
理解句子是读懂段篇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生动地读句子,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诱导他们围绕中心角度提问,从而提高质疑的质量。如教学《中彩那天》一文中,让学生读中彩后父亲的表现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读了父亲的表现后你有什么疑问。他们提出:⑴中彩后,父亲应该是很高兴的,可他为什么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给他带来的喜悦?⑵为什么他咆哮着要我滚开?由此我们领悟到: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质疑的质量,要鼓励学生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条理性和创造性。
三、针对词语质疑
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如教学《一定要争气》一课时,引导学生扣住“争气”这一重点词语质疑:⑴“争气”是什么意思?⑵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争气”?⑶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4)他是怎样“争气”的?通过质疑,让学生产生了解疑的冲动,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和思维特点,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进而读懂这篇课文。
四、针对文章质疑
在讲读分析课文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篇布置乃至教材等方面,提出疑问。如教学《清澈的湖水》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小洁大步跨上岸,四处张望,她在寻找什么?她找到了吗?她又是怎样做的?通过议论,使学生明白,小洁是为了找到那个扔香蕉皮的小男孩,想对他说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而突破这一课的难点,达到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又如我在上完《风筝》一文的时候,问同学们是否还有问题,有一个同学发出疑问:“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儿童玩的游戏”我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叫其他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通过共同质疑很快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可能会扼杀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质疑,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如:教师让学生找出“燕子、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燕子”,理由是老虎、狮子和狐狸都是兽类,燕子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再问有无其他理由,学生思考后说:“燕子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说:“燕子爱吃小虫,老虎它们爱吃肉。”“燕子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燕子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学贵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阅读教学过程就其认识过程的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哥白尼创建的日心说,达尔文创写的《物种起源》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的才智,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一切优秀人才具备的素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