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冠肺炎”疫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与疫后格局重组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5069
蔡晓璐

  【内容提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体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市场的潜力。线上数字文化产业出现了新形态、新模式,对行业内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以实时发布、相互关注与共享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构建起信息传播的“互动场域”;居家文娱的巨大需求,促使网络视频、数字音频、数字游戏等在线娱乐消费激增,重塑了文化消费的新形态。待疫情过后,随着5G时代的全面到来,由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将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生产要素,促进未来文化产业的格局重组与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支撑。

  2020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疫情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为核心要素,不仅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全方位参与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中,也在日常居家生活中,成为了保证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消费以及娱乐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因素就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全球范围内,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各个领域的生产与消费中;这两个核心要素共同融合成为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为内核的高度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

  疫情期间,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体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市场的潜力。由于线下的实体文化产业都处于暂时性歇业状态,以线上为主的数字文化产业内出现了新形态、新模式,对行业内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以实时发布、相互关注与共享为特征的社交媒体构建起信息传播的“互动场域”;居家文娱的巨大需求,促使网络视频、数字音频、数字游戏等在线娱乐消费激增,重塑了文化消费的新形态。待疫情过后,随着5G时代的全面到来,由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双轮驱动,将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生产要素,促进未来文化产业格局的重组与升级,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支撑。

一、社交媒体构建信息传播的“互动场域”

由社会互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是人存在的本质。人通过个体的表达、与他人的交流来满足与社会发生联系的本能需求。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以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互动为内容载体,以及时传达、声像同步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模拟真实生活中的互动交流,构成人际“同时同步”与“情绪在场”的互动场域。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正是社会互动活动中高度的相互关注与彼此的情感连带,为互动成员提供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更有信心、有热情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允许的活动[1]。互动成员之间相互关注的共同焦点和情感状态的共享,相互强化、彼此互动,产生情感认知的共享,使人获得情感的能量。尤其是在危难发生的重要时刻,“疫情”成为社交网络中互动成员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在相互关注与信息互换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情感归属与认同,通过再次参与互动,促使情感能量在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换传递,从而进一步加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即群体归属感。

  疫情爆发以来,社交媒体爆增的使用量正体现了社交网络“互动场域”的时代特征。社交网络时代,一方面信息传播即时,信息获取便捷;另一方面用户在关注资讯、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能通过即时互动、评论、转发,而获得一个自我发声、自我表达的渠道。这种社交网络的“互动场域”在疫情期间充分体现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核心价值。

  其一,情感能量的传递。以微博为例。作为泛内容属性的社交平台,微博的即时发布、分享、评论与转发等互动过程,可以伴随疫情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一方面火爆的“热搜”和海量的新闻资讯,满足用户获取疫情实时资讯的需求。不仅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更为迅捷,基本上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在微博上获得传播。另一方面,这种事件的即时发布,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关注与分享,在相互关注成员的评论、转发中,产生新一轮的信息传播,同时也促进情感能量的传递。大量用户通过频繁评论转发,实时传递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疫情消息。尤其是在新增确诊案例增长较快的几天,微博用户活跃度明显提高(见表1)[2]。疫情发生以来,微博热搜榜上疫情相关话题的占比超过60%,微博上疫情相关的话题数量也突破10万,话题总阅读量超过4000亿,平均每天有超过2亿的网友通过微博关注最新疫情、获取防治服务、参与公益捐助。

  

  表1:微博疫情期间日活跃用户变化(单位:万人)

  其二,信息共享渠道的打通。对于疫情这一公共事件的关注,使得用户在微博这一社交媒体中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相关信息在此获得迅速传播,同时也促成信息的快速互换与对接。疫情发生后,不论是部委还是各级政府机构,都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突破传统场景的全新内容载体,在社交媒体上进行24小时立体式播报,发布最新疫情动态。有数据显示,自1月20日以来,上百个部委官方微博和3万个各级政府官方微博已发布超过85万条官方通告,阅读量超过200亿[3]。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频频登上热搜的“云监工”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造,充分体现了政府与媒体的通力协作、信息共享渠道的打通。

  其三,社交圈层壁垒的突破。传统的社交网络都是建立在熟人圈子基础上,而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打破圈层限制,促进信息的对称匹配,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线上到线下、信息对接、物资匹配、相互协作的社交网络防疫阵线。

  在疫情爆发初期,以湖北为代表的许多地区出现了部分重症患者难以就医、医疗设备器材不足的情况。此时,社交媒体成为了最主要的渠道。以微博设立的“肺炎患者求助”超话为例,阅读量一度达到18.7亿人次,内容包括患者、医疗人员发布求助信息,同时还链接到了免费义诊的服务[4]。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充分发挥其即时性与互动性特征,构建起信息传播的“互动场域”,使信息传播更为快速,用户群体之间互动更为便捷。在社交媒体“互动仪式”的构建中,用户群体产生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尤其对于疫情的共同关注,人们在互动中,一方面消耗着情感的能量,相互慰藉、相互鼓励;另一方面也在彼此的关注、情感的共鸣、激情的凝聚中,获得情感能量的补给。由此形成了社交媒体“互动场域”内情感能量的传递与流动,赋予了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意义感,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此外,在这一特殊时期,社交媒体打通信息共享渠道,突破社交圈层的壁垒,将特定物资供需两端的即时对接,让社交媒体与紧缺资源的协作意义更加凸显,发挥了社交媒体们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极大提升了社交媒体的社会效益。

二、居家文娱需求重塑消费新形态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传统线下的文化消费形式都受到影响,居家文娱消费成为疫情期间文化消费的主要形态。受疫情防控影响,足不出户的居家生活,相对而言,使人生理与心理的能量消耗都受到限制,本能地需要找到一种宣泄的途径,对娱乐的需求因而就凸显了出来。对于娱乐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释放积压于内在生命能量的需求。文艺理论认为,娱乐的宣泄功能是文艺娱乐维度自身特有的一种主体性表达。因为人性中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尤其在一个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空间场所中,在许多高层次的需求由于受空间环境所限而不能充分满足的时候,人对娱乐所带来的快乐的本能需求就更为凸显。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快乐原则的程序决定了生命的目的”。娱乐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将精神紧张的程度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这种带来的快乐感受,在文化消费者一端,显现出它强大的感性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时代背景显著不同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数字化颠覆的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速度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使传统文化产业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平台,实现跨界转型。因此,居家文娱消费,在强烈的本能需求导引下,总体上呈现出以视频平台、数字音频、数字游戏等为代表的居家文娱消费新形态。

(一)网络视频平台重迎发展风口

实际上,在疫情发生之前,整个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截止到2019年6月,在线视频、手机游戏、在线音乐、在线阅读月人均使用时长均呈下降趋势,在线阅读降幅甚至达到28%[5]。但短视频逆势生长,强势瓜分用户注意力,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2小时,同比增长8.6%。长视频、短视频之间的跨界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日趋白热化。

  随着疫情的爆发,出行受限与院线撤档给网络视频市场重新带来了发展风口。各大视频网站流量大涨,输出优质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资源,各终端使用率均大幅提升,为视频网站带来了一波流量红利。春节假期期间,国内智能电视日活率达52%,同比去年上涨15.6%,相对春节前一周上涨10.6%[6]。1月26日至30日,快手和抖音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较节前(1月1日至23日)增长近1亿小时。直播领域的用户活跃度在春节假期上演“爬坡式”增长,YY、斗鱼、快手三大直播平台的用户使用时长均在春节假期迅猛增长。

  突如其来的疫情,网络视频平台也为遭受重创的院线电影带来转机。在春节期间撤档的电影《妈》却在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免费播出。仅3天时间,改为线上网播的《妈》总播放量就超6亿,总观看人次达1.8亿。受此影响,电影出品方欢喜传媒股价当天大增19%。《妈》在突发情况下完成了6.3亿元的自救,成为历史首部网络在线播出的春节档热门电影。其与网络视频平台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电影票房,也为传统电影院线创新运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妈》这部电影作为传统的文化消费品,依托互联网环境和短视频平台庞大用户群体,尝试了向数字经济时代新型消费形态的转型,也将会对疫后文化消费的形态变迁带来深远影响。

(二)数字音频成文化消费新热点

无独有偶,疫情期间数字音乐、有声读物等新兴业态用户规模也重新获得了较快增长,成为文化消费新热点。首先,在线上音乐方面,歌曲数量与消费金额都出现激增。一方面,疫情主题歌曲数量井喷,网易云音乐征集超过600首原创歌曲声援武汉,腾讯音乐的原创歌曲征集已经达到2000首以上,酷狗音乐的网友们自发制作了相应的音视频、歌单内容,目前播放量总计已超400万。另一方面,数字音乐专辑消费爆增。以QQ音乐为例,在2020年疫情期间,数字专辑销售量惊人,榜首以20元的售价销售出超过490万份,销售额高达9800多万人民币。

  其次,在线上音频方面,疫情带来音频平台用户爆发式增长,根据创业最前线获得的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喜马拉雅平台日均播放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有声书、音乐类等娱乐休闲内容播放量增长显著,亲子儿童内容日均播放量比去年春节增长了128%[7]。荔枝APP在疫情期间排名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截至2月23日排名上升了将近200位,用户下载量受疫情影响变化明显[8]。

  再次,在线音频的快速增长,同时也迫使传统音乐市场在疫情下加速转型。传统音乐市场中如专辑、演唱会、音乐节等内容搭载形式都在逐渐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数字化转型。草莓音乐节主办方摩登天空在bi1ibi1i网站上推出“宅草莓不是音乐节”,以音乐人自制视频和过往草莓音乐节演出现场视频为主体,每天播放6小时。“云音乐节”自此开始出圈。数字专辑消费热度在疫情期间逆势上扬。相信疫情过后,数字专辑、线上音乐会、演唱会等数字音乐的表现形式的音乐和商业价值都进一步得到证明。

(三)数字游戏消费创新高

疫情期间,居家文娱的强烈需求在数字游戏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凸显得淋漓尽致。游戏消费屡创新高,下载量、用户量激增。根据伽马数据监测,从2020年春节的除夕至初六的七天时间里,苹果APP Store畅销榜TOP10游戏的流水同比增幅超过40%,TOP10-60则超100%[9]。这些大幅度增长的游戏里,既有传统头部手游,也有《我功夫特牛》这类休闲游戏,还有《欢乐斗地主》这样的棋牌类游戏。其中,线上棋牌类游戏下载量明显爆发,头部棋牌类游戏下载峰值基本都上升200%以上。此外,《王者荣耀》在营收上更是取得爆发式增长(见表2),据多家业内媒体报道称,其日流水破纪录达到20亿元,同比去年增幅超50%[10]。

  

  表2:疫情期间游戏产业小高峰的热点事件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人们居家文娱的巨大需求,适应“宅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支撑的数字文化产业,联通线下与线上消费模式,搭建了实体与虚拟的一体化平台,促进文化消费线下场景的线上迁移,重塑了文化消费的新形态。

三、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业态的格局重组

数字文化产业在此次战疫中的韧性“补位”,彰显了其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产业定位。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等工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疫情过后,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的双轮驱动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支撑。

(一)数字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图1 数字技术的纵向深入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渗透,全球已进入以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智能主导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11]。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从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辅助角色上升到生产力的中心位置,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技术作为经济增长主导要素之一,一方面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产业生产方式,构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产业链。数字技术纵向深入到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等产业链的诸多环节中,形成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产业链形态(见图1)。从而促使数字文化产业开始逐渐引领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使得文化产业总体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12]。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内外的横向跨界创新,促成了一大批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产生,以及向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数字化+文化创意”的发展方式,促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形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多业态跨界融合、行业间多向交互融合,从产业发展的层次上,对文化产业整体起到了提升作用,助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这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横向融合创新,体现两个方面:其一,文化产业内部,数字技术与不同行业间融合创新。依托数字化技术,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文化载体的多元化,文化业态的多样化,形成了数字阅读、数字音乐、数字游戏、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等文化新业态。其二,利用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大量科技成果服务于生活领域,文化需求的定制化、个性化在各个领域逐渐拓宽,使得文化产业与相关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实际上,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其本身正在作为所有产业的投入要素,成为各类产业核心驱动要素,即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技术资本等,驱动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设计业、信息业以及体育、教育等产业提质升级,形成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逐渐进入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系统(见图2)。

  

  图2 数字技术的横向融合

(二)文化创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产要素

任何实施创意的主体,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认同。文化因而就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价值生产过程中,以其文化内涵的上升,增加其经济价值。不论是农业、制造业或服务业,越是具有高品质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就越有可能实现丰厚的经济价值。文化创意也可以与各产业内部的各环节与产品进行对接,重新组织生产、营销,重组产业结构。

  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在产业经济中所体现多重角色。不论是短视频、网络直播、在线教育,还是社交媒体、数字阅读等行业,人人在其中,既可以是消费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创意者、生产者。扩大文化生产的重点,不在于单纯地扩大生产规模,而是在充分挖掘人的创造力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创意传播。

  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早已成为不可切割的融合形态,将技术、文化、创意与服务,融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经济增长空间,从而产业效益的“裂变”。数字技术结合文化创意,一方面扩大了文化创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创意的融入提升了数字技术的边际收益。因此“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两条腿走路是未来产业升级的途径[13]。

  【注 释】

  [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Analysys易观.数字化防疫(2):疫情之下,移动资讯的市场变化与发展[EB/OL].(2020-02-11)[2020-2-25].http://www.woshipm.com/it/3373661.html.

  [3][4]胡雪兰.疫情大考即将交卷,社交媒体成绩如何?[EB/OL].(2020-03-07)[2020-3-13].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QNNbqaf.

  [5]云锐营销.2019—2020视频媒体行业趋势报告[EB/OL].(2019-11-20)[2020-01-13].https://www.sohu.com/a/355066068_211289.

  [6]中国报告网.2020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分析报告[EB/OL].(2020-02-07)[2020-02-10].http://baogao.chinabaogao.com/dianshi/478628478628.html.

  [7]创业最前线.直播人数超1.2亿、播放量破1000万“宅家抗疫”后在线音频平台如何闯关?[EB/OL].(2020-02-20)[2020-02-26].https://www.lanjinger.com/d/130986.

  [8]吉蕾蕾.在线上课、听有声书、网上看展,宅家时光也可以多姿多彩[EB/OL].(2020-02-09)[2020-02-25].http://paper.ce.cn/jjrb/html/2020-02/09/node_6.htm.

  [9]伽马数据.2020年1月移动游戏报告[EB/OL].(2020-02-18)[2020-2-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807052315079532&wfr=spider&for=pc.

  [10]生活报.疫情下的游戏产业:游戏主机卖断货,热门游戏服务器卡崩.[EB/OL].(2020-02-07)[2020-2-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805027024314124&wfr=spider&for=pc.

  [1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EB/OL].(2019-11-05)[2020-02-03].http://www.cbdio.com/BigData/2019-11/05/content_6152621.htm.

  [12]范玉刚.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问题与未来瞩望[J].中原文化研究.2019(01):69-76.

  [13]李凤亮.潘道远.文化创意与经济增长: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关系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77-8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